布拉格城堡——蜻蜓点水游东欧


Date: 2022-07-29 16:40:00 | View: 62

布拉格城堡——蜻蜓点水游东欧

布拉格城堡坐落在捷克伏尔塔瓦河西岸的拜特申山上,始建于9世纪,占地45公顷,后经多次改建和修善,荟萃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各个历史时期风格的建筑,是捷克旅游览胜的绝杀打卡地。布拉格城堡以往是皇帝、国王的宫殿,如今是历届总统办公所在地,所以这里又称“总统府”。11月8日上午,过了安检,便站在了布拉格城堡的大门外。

园林大型景观装饰雕塑

何领队将我们交给当地的朱导游,朱导游是个30多岁的男青年,中等个,胖胖的,黑黑的,举着一面皱巴巴的小蓝旗,讲了些注意事项,便领着我们朝大门走去。城堡的大门并不森严,也不宏大,铁栅栏间的入口处立有两个四方石墩,石墩上方各立有一座巨大的石雕。石雕为勇士,一挥棒、一握锥,奋力击打着跌倒在地的失败者。石墩间架着一弯弯的镶金门楣,石墩下立着两个木岗楼,木岗楼前站着两个面无表情的卫兵,卫兵身后的院子里是一座四层黄色大楼。何领队买票去了,朱导游气定神闲地站在院子中间,指着楼顶的旗杆说:

大理石国旗台石雕栏板

“如果旗杆上挂着国旗,说明总统在府里,如果没挂国旗,说明总统外出了。众人在喷泉处拍完照,领票后,跟着朱导游再次穿越西边黄楼的拱门,走进里边的深深大院。走进深深大院,迎面撞见的是高高耸立的圣维特大教堂。教堂面西而立,三个拱形圆门中大边小,并排而列,门楣上布满了寓意丰富的雕塑。教堂大门墙壁的中央是一圆形雕塑图案,两个钟楼左右拱卫,举着尖尖的塔顶直刺苍天。

步行街景观人物铜雕

轻手轻脚地走进教堂,教堂内华丽典雅,高阔宽广,给人以强烈的惊讶与震撼。沿着教堂的左侧缓缓而行,教堂左侧的墙壁上有一排长窗,长窗上绘满了五颜六色,五颜六色将人物与故事表现得活灵活现,丰满翔实,且将光影抚弄得迷离游移,这排瑰丽多彩的长窗被人们称为玫瑰之窗。玫瑰之窗是布拉格著名画家穆哈绘制的,他的神来之笔为这个千年历史教堂增添不少光彩。如果不是观赏的游客太多,喧声太嘈杂,导游太赶时间,撵仓促,去浮躁,静心伫立,面窗品味,咀嚼欣赏,该是一种何等享受呢?

环形不锈钢圆环雕塑

逶迤而行,教堂的穹顶、廊柱布满了华丽的雕塑和绘画,墙边也摆满了各种挂像和神坛。绕过圣坛后方,有一纯银打造、装饰华丽的圣约翰之墓。1393年,圣约翰拒绝向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四世透露王后若菲耶单独向他告解的秘密,从而导致国王恼羞成怒,派人将他从桥上抛进河里淹死。据说,圣约翰死后,圣体上方闪现出五颗星,据此后人将他奉之为圣人。圣约翰之墓由20吨纯银打造,华丽至极,他的跪像栩栩如生,墓上方的四个天使扶着帷幔保护着他不再受伤害。据说,礼拜堂里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从壁画到圣礼尖塔处处光彩照人,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仿古石牌坊石雕

在圣维特大教堂里或伫立沉思,或徘徊游弋,不能不为超凡的建造艺术和奇世珍品而唏嘘赞叹。华丽的穹顶、高大的拱廊、五彩的长窗、圣洁的祭坛、精美的雕塑和壁画,林林总总,氤氲出浓浓的庄严神圣之氛围,令入者不由自主地陷入敬仰和憧憬之中。居中的南门巍峨高立,四方体、圆尖顶钟楼“鸡群鹤立”,两边是排林立的小尖塔。据说,教堂的塔顶有文艺复兴式样的大钟,也是俯瞰布拉格风景的绝佳之地,但须攀287级楼梯,方能到达塔顶。

玻璃钢仿真鱼景观雕塑

钟楼上挂有黑底金字表盘,表盘下开有一个长方形的密闭金门,金门下才是教堂的拱形圆门,圆门上有查理大帝与四位主要建筑师的半身浮雕。教堂的大门原本是朝南开的,但不知何因予以封闭,改由西侧门进入。朱导游说这是总统办公楼,可楼前冷冷清清,很难让人信服。站在广场的角边能拍到教堂的全景,所以游客芸芸,拍照者众。北京的四位大姐站在广场反反复复拍照,拍来拍去总难同框,我笑着招呼他们,为她们拍了张四姐妹照。

彩色不锈钢球公园雕塑

圣维特教堂旁就是旧皇宫,旧皇宫建于12世纪,是一座三层建筑,曾是波西米亚国王的居所。客厅里的装饰并不豪华,也没什么华丽的摆设,南墙上开了一个窄窄的小门,小门里便是国王的居室。小门口拦着一道警戒绳,探身里望,俭朴的房间里开了一个大窗,放了几件古朴的家具,很难令人想象这里曾是国王的居室。沿路而进,里边是一个挑高的维拉迪斯拉夫大厅,这里是整个皇宫的中心。大厅呈长方形,拱顶,墙壁和拱顶皆用弯曲的木条花型装饰,古典而雅致;

寺庙景观石牌坊

大厅的壁上开有几个阔大的窗户,太阳的光亮明晃晃地折射进来,刻画出几个斜斜的立方体;大厅的底端挂着一幅四方彩绘图,拱顶吊着五盏水晶灯,明亮的地板上弯弯曲曲地铺着红地毯。红地毯是路,我们沿着红地毯走到大厅尽头,左拐进入一间四方厅,朱导游说这四方厅是王公大臣们的议事大厅。议事大厅不大,两个窗户间设有一方高台,高台上放着一把红彤彤的高背椅座,高背靠椅对面是数排粉红色连椅,墙壁四周挂满了国王王后们的油画。

24孝人物情景雕塑

遥想数百年前,这里群贤毕至,为国事议论纷争,互不相让。国王则兼听众议,乾纲独揽,断天下兴亡之事,揆百姓疾苦之情。圣乔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罗马式建筑,也是整个波希米亚地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教堂粉红色的墙面和姜黄色的线条若积木般垒砌,拼出几许童趣和灵感;门面上方三角状的地方有屠龙者圣乔治的浮雕,浮雕身后耸立着两个罗马式唱诗班尖顶白塔;门面左边是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入口处,入口处上方立着内波穆克的圣约翰雕像。据说,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一直保存至今。

不锈钢抽象艺术雕塑1

屋顶横梁高架,粗糙的墙体裸露着原始的石材,方窗高悬,拱门排列,厅内摆满了长长的连椅。在连椅上坐下休憩,只见顶端是个高高的拱门,拱门里是劈开的半圆大厅和半圆穹顶,大厅左侧的台阶下有一尖顶墓室,想来墓室非王即贵,方能留此声名显赫。圣乔治教堂虽小,但却比圣维特教堂历史悠久,并保存有精美的壁画,而且弗拉迪斯拉夫和博莱斯瓦夫二世还安葬于此。出了圣乔治教堂,东行不远便来到一条著名的小巷——黄金小巷。

黄金小巷原本是皇宫内仆人和工匠居住之处,后因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因而得了此名。1916年,捷克作家卡夫卡,因喜欢这里的环境,以每月20克朗租了门牌22号的房子作为写作室,并在此完成了《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城堡》等巨著,因此,黄金小巷才声名鹊起,蜚声海内外。黄金小巷位于城堡区的东北角,小巷的两端都是墙壁,左侧的墙壁底端因盖了十多间矮矮的小屋,便被称作了小巷。曲折的小道两米多宽,石板铺砌,左边的小屋低低的,但烟囱却粗粗的,怪模怪样地与房屋不成比例;

小巷里的屋子高低错落,一房一色,一屋一样,小桥玲珑,怪样纷呈,仿佛童话故事里的小巧房舍,诗情画意般活脱脱克隆在红尘中。踩着石板小路,走进黄金小巷,平声静气,细细观看蜗居墙下的那排小屋。小屋有的两层,有的一层,虽造型各异,但都小窗小门,红顶彩壁。小屋如今都改成了店家,经营着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如16号的木制玩具、20号的锡制布拉格小士兵、21号的手绘衣服等。这是间建于一五九七年的小屋,白墙、绿门、绿窗,门低低的,四四方方,窗小小的,四四方方,毫无稀奇之处,但斗大的金色门牌:

和世人一样,不脱俗地站在门边拍照留影,留影后勾头抬脚走进小屋。小屋不大,墙壁很薄,房顶低矮低矮的,举手可摸,小屋里挤满了书架和花花绿绿的图书,乱糟糟使得小屋更显局促和捉襟见肘。如此狭小低矮的小屋,很难想象1.83米高的卡夫卡,当年在这里如何辗转腾挪,伏案写作?然而,就是在这狭小恶劣的环境里,年轻的卡夫卡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忍饥抗寒,坚忍不拔地登上了他人生的巅峰,写就了不朽的传世之作。走出小屋,我突然杞人忧天地愣住了神,觉得小屋的店主是如此的愚昧和蠢笨。黄金小巷闻名天下是因22号,22号名闻天下是因卡夫卡。

店主独占22号之优,何不扬长避短,在小屋里摆上古旧桌椅和书架,摆上笔墨和纸砚,并在墙上挂张卡夫卡旧照和卡夫卡旧大衣,尔后在门口挂一牌子,上写“卡夫卡写作室”,名正言顺地把门收费?卡夫卡在这里曾奋笔疾书为天下所知,天下游客蜂拥黄金小巷来22号“朝拜”,你不开“庙堂”而开书屋,岂不是天下最愚笨之人?黄金小巷的12号小屋,据说也居住过历史小说家玛兰纳,在那小屋里他也写出了成名之作;

黄金小巷的19号是小巷里最漂亮的小屋,天蓝色的墙壁,果绿色的门窗和墙边的果绿色的篱笆,陡峭的红屋顶,硕大的天窗,勾勒出一个花木扶疏的可爱小屋…出的城堡后门,只见短墙外,山脚下,一片奇异瑰丽的布拉格红彤彤地展现在眼前。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