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十年六月下旬,岳飞在李若虚的支持下挥师北上,拉开了第四次北伐的序幕。这次出征前岳飞做了详细的计划,如果不出意外可以大获全胜。顺昌之战中,岳飞完胜完颜宗弼,紧接着再次召集军队发动进攻,试图收复整个中原。当时李若虚请求朝廷援兵岳飞,没想到等来的是“军事可以委之僚属,即便就途”等言语。种种做派下,这也给了完颜宗弼可乘之机,开始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南宋前方的战事不但没有胜利,反而让回朝的岳飞结束了性命。精忠报国之志虽然无法胜利,但这种精神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后人将谋害岳飞性命的秦桧等5人也被后人铸成雕塑,跪在岳飞墓前。许多民间百姓和朝廷大臣为了活命,不敢说任何一个有关岳飞的字。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恰是如此,痛恨南宋的苟且偷生者,却对岳飞只字不提。当时的狱卒实在不忍心,偷着将岳飞的尸体埋葬了,保住了尸体的完整性。宋孝宗以赵构的名义,下诏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岳飞原有的官职,并将岳飞遗体依礼改葬。后来又为其建造了“忠烈庙”,所有罪名全部被推翻,“抗金名将”的称号也实至名归。

人们因为痛恨秦桧等人的行为,便在岳飞墓前建造了陷害岳飞的跪像,让他们长长久久地跪在岳飞墓前忏悔。这五个人分别为主谋秦桧、秦桧的老婆王氏、刽子手万俟卨、岳飞叛变0的手下张俊和杀害岳飞的帮凶罗汝楫。其实在最初平反的时候,岳飞墓前跪的也只有三个人,秦桧、王氏和万俟卨。到了明朝时期,这三座雕像已经看不清人脸了,浙江的一个副史决定对其重新修建。因为自身学问渊博,他发现陷害岳飞的绝不止这三个人,张俊也被加入到了其中。朝廷大臣在商议之后,决定将杀害岳飞的帮凶罗汝楫也加入到其中,一同向岳飞谢罪。当时只要一修建,过不了多久这几个人的雕像就缺胳膊少腿,有时候连头都没了,这也足以看出人们对其恨之入骨。

跪在岳飞墓前的人,必须要有足够的级别才行,这样一个小卒兵吏,还配跪在英雄岳飞面前?当时没摆几年就被撤了下来,四座雕像就这样流传到了今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品史君看来,这座被撤走的雕像换成宋高宗赵构岂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南宋抗金名将张俊的“倒戈”,让宋高宗有了足够的底气去杀死岳飞,不会害怕军队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