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他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堪称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在参观大英博物馆之时,他看到了帕特侬神庙的雕塑,立刻就被这些美丽的古希腊杰作吸引了。像许多考古遗址一样,帕特侬神庙的雕塑在历经了几个世纪后已经破损和风化了,但是罗丹从它们仅通过躯干传达出的强烈感情中获得了灵感。个头不高、戴着毡帽的工人史文彬正搓着手哈着气。

他甚至将自己创作的雕像的头部和四肢去掉,使之更接近于残损的古代遗物。通过这样做,罗丹创造了一种新的当代艺术流派——无头、无四肢的躯干雕像。罗丹与古希腊艺术2018年4月26日至7月29日,大英博物馆将在塞恩斯伯里展览展厅举办特别展览“罗丹与古希腊艺术”,探究古代世界是如何塑造罗丹的艺术眼光的,从而为现代艺术设定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关羽战长沙并非探囊取物、唾手可得。

在罗丹去世100年后,让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来欣赏这位近代大师的杰出雕塑作品,包括他的代表作《思想者》和《吻》。大英博物馆从巴黎罗丹博物馆借来了罗丹的许多石膏、青铜和大理石雕塑原作,在这次大型展览上都会展出。工作人员为爸爸的独轮车安装了新的车把手。

这是第一次,罗丹深受古希腊雕塑启发而创作的作品,将与他所欣赏的帕特侬神庙雕塑一同展出,意义非凡。右边为罗丹创作的青铜雕像《青铜时代》,1877年,1916年前砂铸,版权归巴黎罗丹博物馆,摄影:而孩子则被这双手呵护其中。

右边为罗丹创作的青铜雕像《行走的人》,1907年,1913年由铸造师阿列克西·鲁迪埃进行砂铸,版权归巴黎罗丹博物馆从展览所在的30号展厅,转角便能到达珍藏帕特农神庙雕塑的18号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