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的美,一在奇山异石、花鸟虫鱼,二在各式建筑,雕梁画栋,家具陈设,笔墨书画,处处风雅。芍药每到一处园林,除了自然景观外,就喜欢观察里面的家具陈设。家是一个人生活形态的外化,家不会说谎,如实映射出主人的生活方式喜好以及精神追求。现存世园林多为明清两代修建,家中陈设也是当时流行的缩影。明式家具,脱胎于文人胸臆,随着江南私家园林的兴盛而发展起来。

明代中后期,唐寅、李渔等文人骚客纷纷加入家具的设计、风格的研讨、时式的推广,特别将个性化的艺术思想融化到具体的器具之中。文人推崇的家具有各种讲究,风格要古雅,形体需精丽,装饰忌粗恶,材料多选黄花梨、紫檀、鸂鶒木、铁力木之属,用材质自身的肌理质感,追求自然的朴素无华。文人参与到家具设计中,以博雅的胸怀和率真的性情,将审美与日常、文人趣味和民艺技巧联结了起来。其比例尺度皆流露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线条的起承转合,蕴含着独特的节奏和韵味。

比如,官帽椅的,总是处于椅子的最高处,往往也最引人注目。搭脑的式样最为丰富考究,两端的线形上翘或下垂,前倾或后仰,柔合或刚挺,顺滑或迟缓,往往关联着椅子的造型形象和材质。方方正正的设计,彰显着主人的权力与地位,正厅摆一把,端肃大气。圈椅的靠背和扶手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分界,是一顺而下的,坐在上面,整条胳膊都可以得到支撑。在椅子出现以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切身感受着大地的温度与厚实。

而椅子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设计也暗藏了古人朴素的世界观。文官隐退下来修建了私家园林,坐卧行立起居饮食一应都在园子里,这坐具和主人息息相关。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椅子,椅子的设计也得配合人的行动。读书是苦修行,坐得住冷板凳,日日思新,方有出人头地之日。原是僧侣禅房用的禅床,慢慢也进入文人的书房,演变成禅椅。人、椅子、时间嵌入空间的居所,目光可以驻足与凝视,内心达到安静与平和,人因此停留在家中的时间就更长了,心思也更远了。

哪怕仅作陈列,不置一物,洗练素净的线条也能构建出极具张力和延伸性的空间感,于留白之中意蕴深长。大卫·纪德在京都的桃源洞居所将中国的家具和日本的建筑融为一体;安思远在纽约的大宅被公认为是东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正是他的不懈努力,北美诸多重要博物馆有了中国家具的收藏。有意思的是,他并没有亲眼见过明式椅,而是被一幅名叫《坐在明椅上的丹麦商人》肖像画深深吸引,结合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了初代中国椅。如今,国内也有一些做得不错明式家具品牌,他们将主要精力用于产品研发,于明式文人家具的发源地四处走访学习,过眼过手大量优秀的古董家具实例,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空间,改良设计出一些优秀的作品。

于闹市中给家增添一丝清净,一份安宁,找寻内心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