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习习,万物都仿佛经历了春夏的滋长和阳光,变成晶莹剔透等待采摘的样子,十月注定是美好的,也是浪漫的。从华沙肖邦的音符开始,穿过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到鹿特丹的港口童话,把浪漫娓娓道来。印象中的波兰是多彩活泼的,又兼顾了“稳重”,而华沙的波兰语为,相传由一对恋人的名字华尔西和沙娃组成,相对浪漫些。作为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对波兰来说非常重要,他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来到这里才能切身感受到,独属于华沙的肖邦式浪漫。试着走过去,孔雀不仅没有闪躲,还和我漫步了一段路。

就这样手握一朵玫瑰,坐在肖邦的雕塑前面,静静地,期间陆陆续续有人在肖邦雕塑前驻留,口里轻轻念着些什么,大概是思念、感谢和祈祷吧。从肖邦公园走出来去到波兰圣十字大教堂,门口是背着十字架手指远方的耶稣雕像,慕名而来的人一定都是知道这里的十二立柱埋藏了肖邦的心脏。白色的立柱,上面写上了肖邦的名字,每天都有鲜花,也有很多虔诚的人来到这里,倒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就用手轻轻触碰了墙壁上肖邦的名字就好。

肖邦的一生颠沛流离,因为战争被迫离开了祖国,未曾想到一别就是永别,直到他去世90多年后,才能把自己的心脏镶嵌在这里。听到肖邦的离别曲过后才发现人类强大的共情能力,而华沙的浪漫也如同肖邦的音符一样,有欢快有悲伤,有小爱有大爱,婉转又悠扬。斯德哥尔摩是我最爱的欧洲城市之一,仿佛每一处都能体现瑞典人的审美品位,城市不大却很干净,由很多小岛组成,70多座桥把这些岛屿连在一起。

一到斯德哥尔摩我就收到了来自这座城市的特别礼物,一个带着360露台的观景房间,在酒店最顶端三层的房间,站在露台能看到整个城市的景色,更重要的是,我遇上了斯德哥尔摩久违的金色日落,当时的我在阳光里挥舞魔棒,幸福到无以加复,我终于来到了魔女琪琪也爱的这座城市。城市的浪漫在走进瑞典国立博物馆能深刻感受到,我去的时候博物馆刚好整修对外开放1个月,内部陈列也做了一些改动,根据颜色展示不同的艺术品。于是我对每个房间都充满了期待,每走进一处都禁不住发出感慨,摆放和陈列连强迫症看了也会非常舒服,带着莫名的吸引力。我是一个热爱童话的人,也许是缘分刚好,到达斯德哥尔摩的摄影博物馆时,里面展出了一个女摄影的照片,是她献给母亲的作品。

凭着对艺术的完美追求做了一系列非常童话的作品,很多时候拍一张照片要准备几个月,从模特的妆容和装置品都亲力亲为而且精工细作,最后出来的作品带有强烈视觉冲击,令人感慨、惊叹。因为热爱所以追求极致,因为心里珍藏着童话的美好,所以容不得分毫马虎,只要还有一分热爱,就要完美,这也是斯德哥尔摩人对艺术的浪漫执拗吧。斯德哥尔摩地铁站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还不够,他们也在地下编织了一条巨大的浪漫的网,等我们去发现。
一个地铁站到下一个地铁站,展示着不同的色彩和故事。最爱的站,因为进入之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大片红色,艺术家在传递的是对环境、森林、空气的思考。夜晚的斯德哥尔摩因为向导变得神秘,他们穿着法师的斗篷,拿着骷髅头的拐杖,提着煤油灯和复古的棕色皮包,穿梭在斯德哥尔摩夜晚的街道,讲述这座城市的古老过去,慢慢解开了那些传说很久的往事。光是鹿特丹的名字让我听了就没法忘记,充满了灵气,仿佛森林里的小精灵,真正踏在了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就真的感受到了荷兰的另一种魅力,毕竟,这里有着童话般的浪漫。鹿特丹港作为欧洲第一大港口,这里注定非常的繁忙,但是人们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童话世界。
走在德夫哈芬,船停在河上,水面偶尔有风吹起涟漪,如同一幅油画一样。鹿特丹的魔方屋根本就像只存在童话故事里的建筑,黄色的立体房子,远远的就非常瞩目。房子下面有咖啡馆,有纪念品售卖点,站在房子中间抬头看,天空被魔方屋分割成不同的形状,非常有趣。其实魔方屋本身就是很多私人住宅,建筑师的理念是每个房子都是一棵树,这么多在一起就是一大片森林,而在鹿特丹这个避风港里,一切都有可能,包括可能只存在童话了的魔方屋。
我对居住在魔方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非常好奇,于是就走进这里的样品参观屋去体验了一把。虽然魔方屋外观看起来非常倾斜,但是走进内部,厨房、卧室、书房、客厅、阁楼应有尽有,在里面丝毫不觉得奇怪或者倾斜。它的空间利用的很好,不同的窗户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住在里面不仅舒服还很有趣。把每个房子当成一棵树,大家都住在树上,连在一起就是一片森林,这不是童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