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多样化的角度,使得灵意画故事线索更加灵动,视觉效果也富有张力,因而被迅速转化为雕塑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工艺美术作品。2017年,为纪念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竣工,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田炳信带领团队耗时9个月,在包头市九原区后梁上立起了“灵鱼滚月”金钢雕塑塔。我们以作家、画家田炳信先生的原创灵意画为基础。

这座高20米、宽13米,总重量达18吨的巨型雕塑,结合了内蒙古岩画造型特点,以及包头北梁地域文化特色和走西口历史背景,上部由抽象的四条鱼组成,下部由抽象的满月支撑,线条流畅、造型稳健、气势雄伟,既饱含祥和的人文色彩又暗藏玄武天机,座于地而意向太空。

“从事艺术五十多年,我看到的图像和具象的东西太多了,但田炳信的雕塑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看到的瞬间我就被打动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秦璞说,“田炳信的雕塑,空间张力很强,把山海经里原始的、最本质的一些符号,经过他对空间感应的角度,再用他的艺术语言释放到社会空间,简单大气又接地气。

”如今,田炳信已创作了灵镜系列、巫觋系列、山海神兽系列、群猎系列等8000多幅灵意画,并在30多个行业内获得了200多种灵意衍生品。而他本人,也从被排斥在艺术殿堂之外的“门外汉”,变成了被大加赞赏的“中国毕加索”。然而无论是对于当初的“瞎画”,还是如今的“开山鼻祖”,他都只是淡淡一笑,欣然接受。

2021年的炎夏,田炳信与自称为“圈外人”的优秀艺术家、非遗传人、手工匠人和设计师们,在山海关外第一城辽宁葫芦岛落下了一座4000平米的大型艺术场馆“山海艺术中心”。同时在道路的另一头,落下一座高16米,重20吨的大型城市雕塑《鴴鹬探海》,与艺术馆遥相呼应。

从2015年到2021年,田炳信从原生创作开始,到以“为梦造型”的理念感染了大量艺术家、非遗传人和手工匠人,到将其集合为一种艺术力量,为城市带来了公共艺术平台。这个路径,真正使得艺术从个人审美、个人表达,走向了社会,做成了公益产品。

“圈内”也好,“圈外”也罢,对于田炳信来说,别人的抨击或赞美,都不会左右他创作的热情,在创作面前,“不要说自己垂垂老矣,与亿万年的时空相比,谁都是‘小鲜肉’,要保持高昂、积极、正能量,赋予作品更多的创意,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