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说看雕塑去巴黎,但不用非去卢浮宫,只要带着相机满大街逛逛,回来总是能拍上一大堆好看的雕塑照片。亚历山大三世桥于1900年落成,全长107米的桥身由一个桥拱组成,桥身较低是为了不影响香榭丽舍和荣军院的视野。作为当时法俄友谊的象征,桥以它的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利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桥的两端、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石柱,石柱上是镀铜骑士群雕像,飞马振翼欲扬,非常生动,是极佳的艺术品。法国圣心大教堂位于蒙马特高地的制高点上,站在教堂前,大半个巴黎清楚可见。

教堂风格奇特,既像罗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颇具东方情调。教堂前的威利特广场花团锦簇,曲径有致,许多人在这里悠闲地晒太阳。巴黎歌剧院,又称加尼叶歌剧院,拥有2200个座位。这是一座新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由法国建筑师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所设计,被认为是新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图5,图11,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上刻宣扬统治者战绩的浮雕。

1670年路易十四不忍见为国征战的将士在街边乞讨,遂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军中伤残军人的建筑。如今这座荣军院依旧行使着它初建时收容安置伤残军人的功能,同时也是多个博物馆所在之地,拿破仑之墓也安置于此。图7,图8,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提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巴士底广场原来的巴士底狱已经被拆除,广场中央一根铜柱是为纪念1830年法国革命再次推翻封建帝制而立。图12,夏约宫是为了1937年世界博览会修建的,位于埃菲尔铁塔正对面,是拍摄埃菲尔铁塔的最佳地点。

夏约宫分为两大部分,东边是法国建筑艺术博物馆、歌剧院;图13,图19,蒂伊勒里公园,这是一个处在卢浮宫美术馆与协和广场之间的公园。里面是位于卢浮宫一侧的蒂伊勒里公园的庭院,由17世纪著名的园林设计师勒诺特设计而成。图15,图16,大皇宫美术馆,位于亚历山大三世桥旁,与荣军院隔河相望,该建筑是为了举办1900年世界博览会而建。

这座有100多年历史的建筑现在是一个公共展览厅,中间的玻璃大展厅只有大型活动时才对公众开放。图17,图18,旺多姆广场,巴黎著名广场之一,呈切角长方形,由于旺多姆公爵的府邸坐落于此,广场因此得名。广场正中的旺多姆圆柱为了纪念奥斯德立兹胜利而建的铜柱。圆柱顶上竖有拿破仑像,铜柱表面由425片螺旋形浮雕青铜片组成,这些青铜片来自拿破仑所俘获的1200门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