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铜像凝望百年名校!焦作这所高校承载了数代焦作人的集体记忆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河南理工大学在焦作的城市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校园里的风景同样是不少市民的美好记忆。这座铜像以及附近的百年建筑、树木,无不展现了百年名校的底蕴。后来,他又成为蔡元培之后的河南理工大学第二任名誉校长。该校校史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每年的毕业季,该校的学生们几乎都会选择在这座雕塑前合影留念,奋飞雕塑俨然成为该校精神的象征。
Date: 2022-08-02 09:23:22 | View: 1105

一座铜像凝望百年名校!焦作这所高校承载了数代焦作人的集体记忆

在位于市解放路旁的该校北校区内,百年老建筑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风格独特,古色古香,一砖一瓦,一墙一柱,处处透出历史厚重感。位于市迎宾路旁的该校南校区内,高楼林立,绿草如茵,现代感很强。多座制作精良的大师雕塑,让该校校园里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成为画龙点睛之笔。在佳木繁荫、古意盎然的校史馆门口,矗立着一座孙越崎铜像。孙越崎铜像是半身像,左臂自然下垂,右臂略微弯曲,手里拿着一本卷起来的书,衣衫整洁而庄重,表情威严而坚定,整座铜像完美地展现了学术大师的风采。

城市不锈钢凤迎八方设计图

这座铜像以及附近的百年建筑、树木,无不展现了百年名校的底蕴。据该校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孙越崎曾任中福公司总经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资委会委员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上世纪30年代,他曾任私立焦作工学院董事会的常务校董、董事长。后来,他又成为蔡元培之后的河南理工大学第二任名誉校长。孙越崎铜像是由河南理工大学校友李刚捐建的,建于1999年,由湖北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孙越崎铜像高1.5米,基座为红色大理石,座高1.6米,基座为正方形,边长1.28米,基石背面镌刻着孙越崎的生平简介。虽然时间过了很久,但不少河南理工大学校友还记得当年这座铜像揭幕的情景。

人物转雕塑

1999年10月16日是孙越崎诞辰106周年纪念日,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和孙越崎的子女们为铜像揭幕。“这座铜像激发了全校师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具有深远的意义。走进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的主校门,奋飞雕塑就映入眼帘。每年的毕业季,该校的学生们几乎都会选择在这座雕塑前合影留念,奋飞雕塑俨然成为该校精神的象征。奋飞雕塑建于1996年,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设计,高9米,占地面积16平方米。

不锈钢接力赛跑人物雕塑

雕塑的主体由两只铜制的腾空奋飞的大雁和象征太阳光环的不锈钢圆环组成。红色花岗岩基柱正面雕刻着原煤炭工业部总工程师、全国优秀企业家、该校校友尚海涛题写的“奋飞”两个大字。两只奋飞的大雁象征着该校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又寓意该校培养的人才向着广阔无垠的天空翱翔,无所畏惧,英勇搏击。太阳作为人类希望和光明的象征,寓意该校是一座为人类奉献光和热的人才摇篮。大雁和太阳光环的组合,寓意该校朝气蓬勃、前程似锦,充满光明、希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牧童骑牛人物铜雕

名人雕塑广场上矗立着蔡元培、孙越崎、翁文灏、张伯声的半胸雕像。蔡元培先生戴着眼镜,身穿中式衣服,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仿佛仍在谋划着河南理工大学的发展。曾留学国外的孙越崎则身着西装,脸上露出微笑,多了不少亲切感。翁文灏看上去表情严肃,其实眉目间隐藏着笑意,仿佛对从身前走过的河南理工大学学生有无数的话要叮嘱。张伯声的雕像是他老年时期的形象,蓄着大胡子,多了几分慈祥。他们有的是教育家,有的是地质学家,有的是构造地质学家,都和河南理工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门牌坊简易石牌坊雕塑

他们有的对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有的曾在学校治学、任教,和学校有密切联系,并在某一领域有重要成就。他们身上彰显了该校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百年理工精神,有着严谨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唯真求实的学者风范。“4位大师的雕塑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母校的深厚历史,他们为学校添彩,我们为他们骄傲,为母校自豪。该校宣传部副部长刘春德感慨,学校名人雕塑广场不仅是展现该校精神风貌、彰显文化品质的重要载体,更是对该校历史文脉和百年理工精神的传承,必将成为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景观,使师生耳濡目染,感受历史名人崇尚实干、博学儒雅、严谨治学的精神气质和高尚品质,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参观过河南理工大学校园内学术大师的雕塑,记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灿烂的星河,这条星河里正在增加新的星星,让河南理工大学的光辉愈加灿烂。

仿古水缸铜雕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