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成都8月3日电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文华团队,日前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真达乡嘛达村嘛达寺内一座长期封闭的护法殿内,发现相当完整的明代壁画和泥塑雕像,这是石渠县首次发现明代的藏传佛教经堂。

嘛达寺始建于1269年,最初为萨迦派,至1440年改宗格鲁派。专家称,发现的壁画中有明显的格鲁派绘画内容,结合艺术风格判定其年代在16世纪前后。罗文华介绍,此次发现填补了藏传佛教研究的多项空白,此前甘孜州发现的明代藏传佛教绘画只见于碉楼中,而非纯粹的寺庙建筑,历史背景和宗教功能并不清晰。

嘛达寺的护法殿是一座寺庙的一部分,其宗教意义和历史背景有很大的不同,研究价值更高。据了解,在藏传佛教寺庙中,同时保存了明代绘画和雕塑的情况极为少见。尤其是大型雕塑,多为泥胎,极易受到破坏,嘛达寺护法殿绘画和雕塑保存相当完整,十分难得。

护法殿内壁画面积约31平方米,保存的主尊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布局紧凑,装饰典雅,又有本土的特色,代表了藏东地区艺术转变期的风格,是目前研究早期藏东艺术风格的重要的作品。殿内保存完整的雕塑有5躯之多,如黄财宝天王、四面大黑天、六臂大黑天、大威德金刚、吉祥天母等,诸尊衣饰繁复,色彩犹新,威慑之气丝毫不减。

其中大威德金刚与吉祥天母几乎是与人等身高度,是16世纪藏传佛教难得一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