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艺道融心——朱达诚雕塑作品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朱达诚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近40件,以及创作小稿,读书笔记、创作手记、纸本手稿、信件、出版物等相关文献。朱达诚,1942年生于武汉,先后就读于武汉艺师美术系附中、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文革期间,以辅导群众美术为主,并重点辅导黄陂农民泥塑5年;1984年移居中国香港,从零开始,凭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踏实勤勉的奋斗精神开创出一番天地,2007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
在展览开幕式上,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首先回顾了与朱达诚先生的多年相交:“我与朱老师相识,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黄陂农民泥塑,他是省美工队派驻的辅导老师,我是知青下乡的学员,那段时期也是我确定走上雕塑之路的起点;后来赴北京求学、到省美术院工作,他都是一位十分重要的引路人。”同时,傅中望亦肯定了朱达诚作为雕塑家的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中国当代雕塑史中,无论是从创作特点与为人之道,还是从对艺术教育和推动雕塑交流等方面来看,朱达诚都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不仅见证与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湖北雕塑的发展并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大量反映历史与现实题材的雕塑作品,影响深远;
移居香港后,又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秉承中国文化传统,吸收西方抽象的形式语言,创作出许多具有当代意义的作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朱达诚善于将社会任务与艺术审美相契合,使雕塑在功能与造型之外,蕴藉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同时,他还积极推动粤港澳地区雕塑与文化交流,使雕塑走出地域的局限,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则用“三个故事”对此次展览以及朱达诚的雕塑创作之路进行了总结,表达了与傅中望相似的观点:“在这场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位雕塑家与他的时代的故事:
朱达诚先生是一个时代的亲历者,他经历了诸多的坎坷、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时代;朱达诚先生是一个参与者,他从来没有回避这个时代,而是积极投入、参与到这个时代;朱达诚先生还是一个时代的塑造者,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来和这个时代相互证明是雕塑家最荣耀的事,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雕塑,而这个雕塑也将在未来证明它曾经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在这场展览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的是一位艺术家与他的家乡的故事:朱达诚先生是湖北雕塑发展的推动者,他的一生积极推动了湖北雕塑的发展;
朱达诚先生是湖北雕塑人才的培育者,培育了想傅中望、项金国这样优秀的雕塑家;朱达诚先生还是湖北雕塑走出去的践行者,移居至香港的艰难生活中,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可”。“在这场展览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一位艺术家与他的艺术创造的故事:首先,朱达诚先生是艺术价值的坚守者,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积极的、向上的、给人鼓舞和力量的;其次,朱达诚先生是一个艺术语言的探索者,今天我第一次如此全面地观看了朱先生的作品,他有很多张创作面貌、很好的写实基础,有对西方现代雕塑的深刻理解,有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意会;此外,朱达诚先生还是艺术语言创新的实验者,他用中国文字来做雕塑,把中国古代文化发扬光大,代表了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
朱达诚与湖北美术馆的渊源由来已久,2009年,朱达诚为香港公园创作的《孙中山先生像》在湖北美术馆放大成型,并捐赠给美术馆铸铜小像;2012年,他的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热泪》,由湖北美术馆收藏并列入固定陈列展;2019年,朱达诚将毕生代表作及相关珍贵文献全部捐赠予湖北美术馆,体现出豁达的胸襟与高尚的境界。“此次展出的作品与文献,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美术馆的收藏研究体系,我们也将尽己所能来保护、研究、利用、推广,充分发挥藏品的价值,让艺术精品流传于世。
”冀少峰亦在展览开幕上介绍,2019年初朱达诚将其毕生创作的30余件代表作品和相关珍贵文献全部捐赠予湖北美术馆,经申报,获评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这不仅是对湖北美术馆收藏工作的肯定和鼓励,而且有力地增补了20世纪湖北美术专题与当代雕塑的收藏研究体系。“本次展览是以湖北美术馆馆藏的朱达诚雕塑作品为基础而展开的个案研究展,也是我馆‘20世纪湖北美术家’学术课题系列项目之一。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实施,一方面是希冀通过对朱达诚从艺历程、师承交往、创作特质等的系统梳理,探讨至美至善的艺术之‘道’与描绘时代精神图谱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通过展览的形式,完善本馆固定陈列与20世纪湖北美术专题研究体系,建立美术史研究和展览叙事之间的有效链接,让藏品以美术馆为载体,产生新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在展览现场看到的标注创作于2011年的《青年毛泽东》,事实上是这场展览中创作最早的作品。‘文革’开始之后,北京军事博物馆有一位叫郑洪流的工作人员来到武昌水陆街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大家做一批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湖北省美术院就派出了几位创作人员,除了我是做雕塑的,其他都是做油画的。
到了农讲所,就分配给了我一个任务是创作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雕像。在当时公开的毛主席像中,青少年时期的形象非常少,我查找了很久找到了几张20年代的照片,只能根据这些照片把《青年毛泽东》做出来,军事博物馆的反应却很好,郑洪流先生让我翻了模子变成了石膏像,把泥的原模的头部特地保留下来并且挖空烧陶带回了北京,作为以后做毛主席青年肖像的参照。”在随后动荡的十年中,这件雕像受到了冲击,时而展出,时而又收起来放进仓库,多次拿进拿出后,这件雕塑逐渐被大家遗忘了。在多年后的一场捐赠会上,时任辛亥革命纪念馆的馆长和朱达诚说起一件查不到作者的《青年毛泽东》,朱达诚恍然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件雕像,便前往纪念馆查看,确认无误。
此时的雕像已经在时光中多处受损,朱达诚便将雕像拿去重新铸铜两件,一件仍赠予辛亥革命纪念馆,一件在当时即赠予湖北美术馆成为馆藏。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作品是朱达诚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的毕业创作《三个和尚》:“我当时故意把故事做成了三个不负责的老和尚、中年和尚和小和尚,大家都不想挑水,最后都没水吃”。从这件早期的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出朱达诚在雕塑创作中对体量感和线条块面的重视,而这种重视,一直延续到他随后几十年的创作中。
正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及随后的这个阶段,朱达诚逐渐把握了用团块表达的方式,开始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并影响了他随后书法雕塑的个人特色。在1984年的全国美展上,朱达诚的《热泪》获奖并在沈阳展出。“这件作品是关于排球的,郎平他们5个人抱在一起形成一个团块的感觉。在这件作品中,我并不想去强调衣纹,而是强调整个雕塑的立体感,去表达一种空间的力量,也让作者和观众在空间和故事上形成一种双向的交流。
当时这件作品获奖,我就感觉做农民美术培训、搞公共城市雕塑、去央美求学的这些年一路走来,虽然和这个时代的所有人一样辛苦,但是我格外幸运,始终能够做雕塑,还一直有这些优秀的老先生帮助”。80年代至90年代的十几年间,朱达诚先后做了多件以“梦”为题的作品。分别创作于1984年的《梦醒》和1989年的《梦中》均是在看到一些女性受人欺辱、被人奴役后,朱达诚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女性在这个社会中,很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并且最终也无法得到公平的结果,‘梦’是一种抚慰,告诉她们梦醒之后,一切痛苦终将过去”。
而在创作于1996年的《梦醒2》中,朱达诚用讲究体积和团块的雕塑语言塑造了一个男人体。“我喜欢在做泥塑的时候用木板来拍打,而不是用手去推的效果,留下很多看似伤痕的孔洞也无所谓,甚至有时候会专门用这种方式来强化在创作时的思考过程。“84年我去了香港,后来最终下定决心在香港定居,它逐渐成为了我的另一个故乡。香港回归之前,我做了《祈愿》,依照这个石头本身的形状做的这件作品,在打磨光滑之后将一些低洼的地方敲得毛毛的,形成材质上的对比。同时在圆形里充分表现人物的希望,希望回归之后的香港会更好。
”作品《摇篮》的铸铜版本是朱达诚受中山大学委托创作的,高达1.5米,至今仍伫立在中山大学的校园中。“做这件作品时,我的考虑是,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的摇篮,学校就像母亲一样培育着孩子未来的人生。我们能看到的表现母与子的雕塑很多,但是怎么做得不一样就需要做出很多尝试和探索。最后我确定了用半抽象的设计而不是明确的五官来表达母子情,我和学校都很喜欢。铜像完成后,我自己又找了一块木头一点一点敲出来,变成我的一件展览创作”。
孙中山13岁来到香港读书,他曾说自己的革命思想是在香港形成的,因此香港政府很重视孙中山在香港的活动事迹,后来就决定将一座教堂捐出来改造成孙中山纪念馆,并希望在源自里放一个2.5米高的孙中山青年雕像。接到这项任务后,朱达诚根据设计要求,考虑到彼时清政府尚未推翻,做了一个戴着瓜皮帽、蓄着长辫子的青年孙中山。“当时做这件作品,只有一张宋庆龄提供的孙中山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给我,这种情况下想要很好地还原侧面是比较难的,我参考了这张照片和其他的资料最后将青年时期的形象确定下来,香港政府很满意,我也非常喜欢。”在细节上,考虑到孙中山在读书的时候,中文和英文成绩都非常好,所以朱达诚设计了拿着一本英文和一本中文的古典线装书去上学的动作,参考了之前看电影时烈士们把长衫拎起来走路显得更加坚定的考虑。
同时,在看到现场环境之后,孙中山将人物头部稍稍右侧,可以看着太阳西斜的环境。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开幕后,夏威夷孙中山基金会来到香港参观,发现了这件独一无二的蓄着鞭子的孙中山形象,便向香港政府打听作者,也希望为夏威夷创作一件孙中山像。参考孙中山13岁之前在夏威夷读书的经历,朱达诚创作了少年时期的孙中山,留在了夏威夷的中山公园,同时复制了100件少年孙中山的雕像,由夏威夷基金会分发到全世界与孙中山有关的机构。未来庆祝辛亥革命100周年,2009年香港政府计划在孙中山公园安放一座大的孙中山像,经过多轮甄选及资料审查后,便将任务交给了朱达诚。朱达诚也在此时查到一份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美术出版社合作的关于辛亥革命的图录历史资料,其中有一张照片记录了在获悉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时,正在国外的孙中山马上坐船回国,并在香港下了码头。
朱达诚则以这张照片中孙中山下码头后的站姿为基本参考,创造了迎风站立、将风衣拿在手上并挂着帽子的孙中山形象,这件雕塑后来也同时安放在曾经孙中山抵港下船的位置,见证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在受相关政府之邀,为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的李小龙事迹展创作李小龙全身像候,朱达诚用一个月看完了李小龙的20多部电影。是他闪电般的踢腿,所以我选取了这个动作创作原始稿,政府审查一致通过,认为抓住了李小龙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并且能够表现他的精神。
后来请了李小龙当时的几个朋友和武打的师傅一块来提意见,他们就建议说把‘旋踢’改为‘侧踢’会更符合人的动作,并自告奋勇地替我当模特,我收集了很多侧踢的资料,并据此形成了定稿。“我始终觉得中国汉字的形式非常优美,比如说草书,尽管它是平面的,但是它的旋律和节奏具备了如同舞蹈一般的动感,也让它具备了立体空间感”。武汉有江、有河、有湖,在朱达诚看来,这就是武汉的强烈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