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秋的成都,见证一场感性盛开

对于成都人来说,“三圣乡”这个地方可能携带着许多刻板印象和标签,比如农家乐,已经搬走的花市,冬天里的柴火鸡,以及不断涌现的美貌民宿。就像包豪斯不偏不倚地在德国魏玛落地,就像许燎源博物馆扎根成都,这个秋天,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2019首届双年展——“感性盛开·全媒介艺术的自由生长”也将在精心的准备和策划后拉开幕布。
Date: 2022-08-03 10:26:52 | View: 52

在初秋的成都,见证一场感性盛开

对于成都人来说,“三圣乡”这个地方可能携带着许多刻板印象和标签,比如农家乐,已经搬走的花市,冬天里的柴火鸡,以及不断涌现的美貌民宿。在三圣乡水景广场旁,许燎源博物馆以立体简约之姿无声站立。错落的艺术馆构成黑色的森林,根系深深地扎进大地,利落的线条刺向天际。就像包豪斯不偏不倚地在德国魏玛落地,就像许燎源博物馆扎根成都,这个秋天,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2019首届双年展——“感性盛开·全媒介艺术的自由生长”也将在精心的准备和策划后拉开幕布。

烤羊肉串的新疆人铜雕

2000年,许燎源设计的“舍得”酒包装在西安一炮而红。2001年,许燎源设计的水井坊“世纪典藏”酒被称赞为“盛世经典之作”。后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金六福等家喻户晓的白酒背后,都有了同一个名字:“白酒圣手”是大众予以许燎源的响亮肯定,而对于那些了解他的人来说,许燎源却是难以用某类作品或单一身份去定义的一位艺术家。没有在熟悉的白酒包装领域固步自封,许燎源选择用开放的心态继续在别处探索与创作。雕塑、陶艺、绘画、建筑等领域都留下了他积极的身影和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铜雕民俗养蚕人物

“艺术必须和我们的世界发生关系,和生活发生深度的关联。”当你走进他的作品,你能捕捉到绘画、雕塑或书法中抽象的美感,也能看见一把椅子上的巧思,一件首饰里的灵感,一把梳子上的匠心。当“无边界创造”与“让艺术回到生活现场”逐渐成为许燎源创作的主题,“物感主义”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一种影响甚广的艺术主张。2016年,许燎源与四川大学教授吴兴明、邱晓林提出了“物感主义”。

喷金烤漆寺庙大型景观三圣雕塑

在《物感主义宣言》中,他们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明白通达的表达:“挖掘人与物在非功能关系的自由嬉戏中互动感染的力量,让物感而不是功能力量在物与人的自由嬉戏中持续性地葆持、开新和出场。”对艺术家来说,物感主义无疑是一种对惯性思维的解绑。当创作者用感性与灵感去描摹物的棱角,触碰物的肌理,物也用无限的张力还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物感主义”提出后,大量艺术家以此为背景进行创作,相关艺术作品持续涌现。

不锈钢蒲公英雕塑公园园林景观摆件

为了向人们展示这些优秀作品,也为了打破大众对艺术的传统看法,在许燎源博物馆成立的第十三年,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2019首届双年展——“感性盛开·全媒介艺术的自由生长”如期而至。参展的百余件作品中既有绘画与雕塑作品,也有装置及设计的身影,设计作品中还涵盖了家具、建筑、桥梁以及工业、服装、首饰等。同时参展的艺术家也极具多样性,在受邀的52位艺术家中,有十六岁的少年也有六十岁的长者,有国内的设计师也有海外的创作者。当你走进展厅,你会觉得自己仿佛落进了一片辽阔无际的宇宙,那些立体的、平面的、具体的、抽象的作品如同一颗颗崭新而独立的星球,每一颗都书写着自己的史诗,孕育着各自的文明。

公园小区景区梅兰竹菊桌凳石雕

“物感主义”的内核在主张开放创作、为“人与物”的关系解绑的同时,也在酝酿着生活方式的“文艺复兴”,试图让艺术重新回到生活现场。如果你笃信艺术只发生于美术馆幽深的回廊中,展露在展厅的射灯下,那么你或许可以去到“感性盛开·全媒介艺术的自由生长”的现场,它将给你一个崭新的、呼之欲出的答案。今年秋季,这个曾经目睹过新时代艺术一次次破茧蝶变的地方向你发出邀请,邀你在两天后来到这里,一同见证一场为期三个月的自由生长,一场盛大而生动的感性盛放。

玻璃钢彩绘文财神寺庙神像雕塑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