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些寺庙或者别墅宅前,我们经常能看到石雕狮子的身影。通常人们都把它看做是镇宅辟邪的吉祥物,同时,石狮子也有着彰显权贵的象征。石雕狮子作为汉族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种类多样,可以摆放在多种场所,那么石雕狮子的种类有哪些呢?由于受封等级规制约束,民宅门前是不能越制摆放的,古代民间建筑中,门狮多摆放于村镇口,祠堂,会馆,王府,园林等场所。如今现代多置于博物馆,文化公园,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素质高雅的成功人士的人私家会所,别墅等地方。

和古代一样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个人素养的一种体现。现代一般用于店铺,复建古宅院,茶馆大门内外,会所大门内外。古代栏杆的顶部柱头部分称望柱,顶部有好多雕塑、多见于的是石雕狮子,传统建筑中多用于石桥栏杆,寺庙,道观,祠堂,会馆大殿前的围栏,其实用性一般作为防护。现代多用于博物馆,私人会所,茶楼,高档别墅的楼梯扶手的望柱。拴马桩是指古代北方宅院门前用于栓大型牲畜,马或牛的石雕柱,有些地方称样柱或看柱,柱头造型桃,狮子,猴子,人物等,其中狮子比较常见,如今主要用于室内。

如饭店,茶馆包间的一角,楼梯拐角的顶部,以及走廊通道的两边。柱础是古代建筑中柱角的承托物,古代的建筑的立柱多为木质,石柱础就是为了避免木质的柱子被潮湿腐烂。如今现代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古代的实用性已经失去。这类狮子一般置放在,进宅门的影壁前或镶嵌其中,面对门外。现代人沿用了古代的习俗,多置放于单元楼房进门的正面玄关处。自汉唐以来,镇宅石狮子成为中国石雕神兽的代表作品,一直延续要现在,依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追捧,其摆放技巧和摆放方式一直在演变和改进,包括狮子的造型也是在时代中不断的演变,直到现代,石狮子现在造型非常的丰富,款式也非常的多,不同的石料,加工工艺和雕刻师傅的加工技艺等等都对石狮子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变革。

一般常见规格狮子0.5米,0.8米,1米,1.2米,1.5米,1.8米,2米,2.4米,3米。而底座根据狮子的造型来定底座,一般卧狮,爬狮,都比较的低,底座需要的比较宽,厚度要求没那么高。而蹲狮高度一般都要超过1米,介于1到2.4米中间,站狮更高要超过2米,这样的狮子会看起来更加的雄浑和大气。顾名思义,北京狮就是北京的石狮,是指北京故宫的石狮。

雌狮前左脚下有一幼狮仰卧作嬉戏状,雄狮前右脚抚踩一绣球。是因石狮造型前一般常饰一串古钱而得名,它是南方石狮当中的一种造型。它是民间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之一,常摆放于寺庙或是祠堂门前。献钱狮一般也为雌雄一对,雄狮常饰于大串的铜钱,寓意招财进宝。是舶来之物,随着西方银行的传入,最早出现在香港银行的门前,所以因此而得名。它们一般是雄雌一对,或站或立于银行大门两侧,一般雄狮子嘴巴张开,寓意招财进宝。既像狮子,又不像狮子,是一种经过夸张美化了的艺术形象。

“厅狮十二两头”意思是潮汕狮头的特色,着重于夸张狮头,突出重点。鼻大嘴阔、双目圆瞪,头和脚遍布卷毛,身披鬃毛道道,既符合狮子的生态,又同整体的夸张相协调。头大身小,但因坐势十分得体,因而令人感到它体态浑厚有力而工整优美,庄严雄伟而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