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百年沧桑,实拍悬崖上的司马迁祠墓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书写了《史记》一书,开创了中国通史体例,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在他的原籍修建了祠和墓。自西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为司马迁修墓建祠开始,经宋、元、明、清历代多次修建,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庄严的面貌。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的司马迁祠墓,气势雄伟壮观。
Date: 2022-08-08 08:40:08 | View: 81

经历了百年沧桑,实拍悬崖上的司马迁祠墓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书写了《史记》一书,开创了中国通史体例,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在他的原籍修建了祠和墓。自西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为司马迁修墓建祠开始,经宋、元、明、清历代多次修建,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庄严的面貌。

司马迁《史记》历史人物情景雕塑

司马迁现存建筑最早是宋代修建的寝宫和山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依山傍水而建,坐落在用砖石筑成的高台上,高约100米,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穿过检票的景区大门,便是一条蜿蜒的崎岖不平的石头路,这就是韩城最古老的坡道-司马古道,也是108国道的前身。

公园历史名人史迁司马迁石雕像

古道最早为土坡,为了防止下雨路泥车滑,北宋时铺砌了石条,也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几千年来,这里曾经一直是韩城通往周边地区,进入国都长安的必经之地。传说明清时期,韩城地区的读书人进京赴考,这条古道延伸出去,与108国道相接。

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铸铜景观雕塑

从空中看上去,司马迁祠墓依山而建,东有滔滔黄河,西有巍巍梁山,南可见魏代长城,北可见芝水长流,历经千百年沧桑而愈显雄伟。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第一台牌坊上书“高山仰止”四个字,第二坊上书“龙门才子故里”六个字,第三坊上书“河山之阳”四个字。

司马迁古代名人铜雕

路的尽头便是司马迁的墓葬,是元代修建的司马迁衣冠冢,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太史公墓”碑,墓冢上有一株古柏,古柏苍郁遒劲,传说植于汉代。经过芝阳桥,直通祠、墓前,路用大石辅设,依山势坡度逐级上升。唯一的缺点就是景区的门票实在太贵了,建议使用年票参观。

太史公司马迁公园历史文化名人铜雕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