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开始复苏,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形成建国以来又一次用工高潮,咸阳招工地点就设在凤凰台。那时的咸阳,中心还在老城,最繁华地段,也就是北平街、中山街两条街道。建国之初兴建的几家大型纺织企业,被分布在老城以西,狭长的庄稼地中。在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年代,逛城里对孩子来说,太具有诱惑力了,玩了逛了,说不定还能吃上一个焦黄酥脆的烧饼,喝上一碗香喷喷的馄饨汤,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满足。
然而,年龄毕竟小,跟大哥哥走,你必须使出全身力气,才不至于落下太远。我同小伙伴一路连走带跑,还需不停地提着那双,自家制造,不太听话的布鞋。不知过了多久,穿街过巷,七走八拐,迷迷糊糊就在城墙般的建筑下,停住了脚步。也许是年龄太小,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又是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不敢随便乱转。凤凰台留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一座高台子上,拥有数间像庙一样大屋顶房。
70年代,首个工作岗位竟与凤凰台隔街相望,可是,处于十年动乱之中的凤凰台,依然没有摆脱被摧残遭禁锢的命运。作为一名军人,为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像保卫祖国安全,保卫民族文化,而深深地不安和遗憾。改革开放前夕,新的工作岗位远离老城,在偏远城市郊区。新的工作特点,交通、经济、家庭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客观上与古城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岁月流逝,凤凰台印记渐渐变得淡漠。
一次出差路过北门口,偶然瞧见,十字转盘中央,一池碧水中心矗立着一尊,银光闪闪,十分醒目,古代仕女的雕塑,在周围九龙戏水的映衬下,活龙活现,仿佛置身于仙境,不由你驻足观赏。虽然进城仅仅数月,但古城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原来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蓝天白云,连绵不断的终南山,皎洁似玉的咸阳湖,古朴典雅庄严秀丽清渭楼,形成令人陶醉的山水楼台自然美景。
然而,好景不长,不说山啊,水啊,就是清渭楼也在短时间几乎消失,如今只能透过高楼的缝隙,瞧见它小半个身影。面对城镇化疯狂的速度,更加使我忐忑起来,引导下的政绩工程,土地财政催生的强拆乱建,京城且不能幸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又怎能逃过一劫?昔日熟悉的北大街,处处残垣断壁,路边的大街小巷两侧,也都围起了一人高的施工墙。凭着往日的记忆,确定了大概方位,迈开双脚,开始了寻访谜一样的路程。
头上已渗出了汗珠,背着的手也累了,但是那颗悬着的心始终没有放下。沿着凤凰台,左转转,右看看,转也转不够,看也看不完。古老的石碑,凤凰台的题字,就是高悬之上的简介,也是抬着脚跟,眯着老花眼,仔细端详,生怕把那个字,那句话漏掉。凤凰台位于仪凤街,原为咸阳北城楼,明洪武四年建,已有640多年历史。台高6.1米,占地80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4座,就其建筑风格,佛龛神像,墙壁上布满的佛教故事彩塑立神,山墙外镶嵌的琉璃彩塑神化故事浮雕,无不可用传神精湛来感叹。凤凰台是市区内惟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又被列为咸阳八景之一。
同时又是革命旧址,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由此而产生的凤文化,对咸阳传统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咸阳后,成立咸阳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驻凤凰台;凤凰台是陕西省人民政府57年批准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日陪同年逾九旬的父母来到凤凰广场散步,恰逢正在举办美食节,广场异常热闹,小吃琳琅满目,游艺活动丰富多彩,然而,这些没有引起老人太大兴趣,反而在人流相对稀疏,仕女吹箫雕塑前停下了脚步,老父亲激动的点着头连连说:
“很久以前,市上为了提高城市品位和环境,准备推出一批有代表性雕塑。他曾认识的一位艺术家,拿出了弄玉神女雕塑,但是,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非议,甚至污蔑封建迷信东西。哦,我明白了,原来北门口三迁的雕塑叫弄玉,从获得的凤凰台资料得知,弄玉故事来自于凤凰台的传说,正本清源,弄玉、凤凰广场都是凤凰台衍生而来的。元宵节的凤凰广场,格外热闹,妻子碰见原一个大院的袁工,一打听,他也搬到了城里。听他说,才来时,闲的没事,就到凤凰广场转转,开始看别人唱歌,不久大伙发现,他歌唱得好。
从此,单位的著名男高音,成了业余合唱团的领导,召集、教歌、指挥大权于一身,就是没有分毫钞票。如今的凤凰广场声名远扬,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传播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作为古城之珠的凤凰台,不能仅仅满足于城市改造中保持现状吃老本,一定要与他的历史地位相适应,在城市改造中软件硬件一起上,发挥更大的引领示范作用,绝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不久前,从咸阳日报看到署名山岚的一篇大意咸阳城隍庙兴盛消亡的文章,城隍庙的消失,并不算远,现如今还有一些文物残存。拆庙容易,建庙难,文物是不可复制,历史文物有太多成分在里面。让我们在建新文物的同时,更要珍惜保护好现存的文物,这样更有意义,绝不能让毁掉真文物,再造假文物的悲剧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