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方雕塑历史上,希腊女神阿芙洛狄蒂曾经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希腊第一座真人比例的女性裸体雕像,便是公元前4世纪雅典雕塑大师普拉克西特列斯创作的《科尼杜斯的阿芙洛狄蒂》。普拉克西特列斯之前,希腊的雕塑家们只刻画男性裸体。因此,普拉克西特列斯的惊世之作开启了一个新的艺术纪元,甚至被罗马作家、博物学家老普林尼誉为世上最美的雕像。如今,其原作虽已失传,但保存下来的若干罗马时代复制品依旧能让我们体会到爱神的美丽。

“卡比托利维纳斯”得名于罗马七座山丘之一的卡比托利欧山。七座山丘位于台伯河以东,是古罗马重要的宗教、政治中心,故而罗马又名“七丘之城”。卡比托利欧山上曾经矗立着雄伟的朱庇特神庙,在罗马宗教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今天所说的“卡比托利维纳斯”实际上为一类雕塑的统称,不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尊当属1670–76年间教皇克莱孟十世统治时期出土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像。

它的确切发现地点并非卡比托利山,而是附近维米那勒山上斯塔齐家族宅邸的花园。自文艺复兴以来,罗马教廷便积极致力于扶持古典文化艺术,许多教皇本身也是重要的文物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1752年教皇本笃十五世斥重金从斯塔齐家族手中买下了这尊高大精美的雕塑,将它赠予卡比托利山上的卡比托利欧博物馆收藏。卡比托利欧博物馆所藏的这尊维纳斯像是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统治时期对希腊原版雕塑的复制品,它奠定了“卡比托利维纳斯”的基本构型——出浴后的维纳斯女神右手遮胸,左手遮掩私处,有些羞涩,栩栩如生。卡比托利维纳斯名声在外,历史上也曾引来豪强的觊觎。

拿破仑一世钟爱这尊雕像,1797年他作为意大利军总司令和法方谈判代表,在《托伦蒂诺条约》中迫使教皇国同意法国将“卡比托利维纳斯”作为战利品运回巴黎。拿破仑甚至委托法国新古典主义雕塑家约瑟夫·希纳尔为他个人打造了一尊“卡比托利维纳斯”的复制品,后来阵列于翻新后的贡比涅城堡中。直到1816年,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彻底终结,“卡比托利维纳斯”方才千里迢迢地回到了家乡,重归卡比托利欧博物馆,也算是见证了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兴衰。

“卡比托利维纳斯”作为一种形制,出土文物则超过了50尊。除了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的本尊以外,世界顶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也拥有类似藏品。大英博物馆的卡比托利维纳斯是1794年春从罗马郊外的一处罗马别墅遗址中出土的。这次考古活动是由英国外交官、画家罗伯特·费根组织,其赞助人为英王乔治三世第六子奥古斯都·腓特烈公爵。这尊维纳斯雕像出土后引发了轰动,她身材高挑,面部尤其秀美,一些艺术评论家甚至认为其造诣超过了卡比托利欧博物馆所藏的维纳斯。

乔治四世去世后,新君威廉四世将雕像转赠大英博物馆,保存至今。不仅仅是罗马人喜欢复制卡比托利维纳斯,18世纪新古典主义思潮兴起后,许多西方艺术家也从出土文物雕塑中汲取营养,涌现出大量复刻或仿作。维纳斯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依旧活在当代,栖息于我们身边,这恐怕是普拉克西特列斯也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