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岳飞被百姓视为心中英雄,“精忠报国”更成为了许多伟人一生的追求。清明将至,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城,追忆英雄,寻踪岳飞。相传,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后,亭边一株古柏突然枯死,僵立不倒。人们认为这是岳飞“尽忠报国”精神的象征,故称之为“精忠柏”。在民间,百姓创作了大量的传说和故事来歌颂岳飞,“精忠柏”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当时,宋高宗暗旨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在大理寺风波亭内杀害,亭的旧址早已不在。

2003年,西湖景区按照宋代样式和风格在钱塘门附近重建了风波亭,以此表达对岳飞的敬仰。据传,岳飞含冤而死,年仅十三岁的女儿孝娥抱着银瓶投井赴义,孝女井就是当时孝娥赴义之处,孝女路也是为孝娥而名。现如今,孝女井复建,而位于风波亭边、王凯泰所题书的“孝娥赴义处”井栏残石及石碑诉说的正是这一段故事。民间传说,岳飞爱将张宪为孝娥之夫,孝娥投井不仅是殉父、也是殉夫。百姓自发在丢弃张宪尸块的72处地方修建庙堂,叫做“大资福庙”。

”源于对英雄的敬仰,后人将这潭泉水唤做“欢潭”,村子叫做“欢潭村”。2019年,岳园在这里生成,风景优美、文化优渥,更让岳飞与百姓的情谊有了新的载体。清同治年间,杭州司狱吴廷康认为现在众安桥一带就是“岳飞初葬处”并在此修建了忠显庙,这路也成了“岳王路”。现在,岳王路北端还有一组纪念雕塑,诉说着岳飞与杭州的故事…岳王路往西百来米,庆春路与延安路交叉口有一幢“红楼”,现在是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时间虽久但未被湮灭,倚靠的正是一代英雄给这座城市留下的精神财富。

“据传,岳飞冤狱平反后,其子孙曾居于此,故名‘岳家湾’。”现在的岳家湾,早已没有后裔踪迹,但依旧留下了与岳飞相关的时代符号。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就着眼于此,通过第二课堂馆校联动,让岳飞的英雄精神有了更利于传承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