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因为看过了不少有丰富造像和壁画的石窟之后,再看到武威天梯山石窟的时候,起初的确让我有些失望,毕竟从武威市区来这里并非那么容易,需要包车或者坐大巴然后徒步才能抵达景区。此刻我又在第一时间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篇关于天梯山石窟的文章,文章有四个字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用名存实亡来形容如今的天梯山石窟。可是当我欣赏完石窟后在前往甘肃省博物馆看到那些从天梯山石窟搬迁过来的大佛和壁画之后,突然又发现原来我早前的想法有些错误。

回到天梯山石窟景区来看看,现存的规模很小,仅一个窟龛开放给游客,这就是唐代营造的大佛窟,它和刚才我提到的北凉石窟一样,同时中国境内重要的石窟遗存。先说说中间高15米的释迦牟尼佛,,看起来有点旧貌换新颜的感觉,询问了下工作人员了解到大佛的佛头和佛身都进行过修缮,不过国字脸的大佛头看起来还是很有气势。大佛身旁还塑造了矮小一点的造像,分别是佛祖的弟子,菩萨和金刚,比起方方正正的大佛而言,造型看起来更特色和精美一些。

重点可以关注这些造像后面的壁画,据说曾经崖壁上绘有巨幅壁画,遗憾的是岁月的流逝,如今保存下来的壁画并不多,大都为清代的遗存。站在大佛前的台阶上还可以看到大佛窟旁边的一些小洞窟,如今这些洞窟今已经被侵蚀而荒废,不过不要小看这些洞窟,从这里搬出去的壁画和造像很是价值,雕塑中有北魏石佛头像、隋唐北周菩萨像等,精美程度都极高,甘肃省博的一批造像就是来自于这些洞窟。

壁画中的菩萨直鼻、大眼、厚唇、头发微卷,上身半裸,下着长裙,一看人物形象就是古印度的模样,可见这些壁画为早期模仿西域壁画而绘制的。看完大佛窟后,天梯山石窟景区的旅行也已经匆匆结束,很多人会觉得规模太小以至于和我起初的感受一样有些失望,然而当你在前往甘肃省博去看看这里搬迁过去的壁画和造像后,那么一定会对于这座石窟刮目相看,可见作为石窟鼻祖和凉州模式的开创者来说,它对于后期石窟的建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力极高,这样想来它的人文价值其实一点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