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张仲景墓的修建有很多传闻和争议,首先是张仲景的地位,墓碑上刻的是长沙太守,有人说史书根本没有记载,说他这个太守是假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上任。还有更厉害的,有人断定说,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也就是说张仲景是假的。这件事发生在1935年,也就是民国24年,章太炎,陈立夫,黄竹斋等99位民国名人和医学界人士发起的重修医圣祠活动。发起这件事的人叫余云岫,也是一个很有名的医生,以后专文介绍。废除中医案在全国中医界不啻是一颗重磅炸弹,掀起了滔天巨浪,全国抗议不断。

最后国民政府被迫取消了这个议案,但也给中医界一个巨大打击。章太炎是民国名人,但也是精通中医,自称医术第一,尤其敬仰医圣张仲景。上世纪80年代,南阳市政府决定重修医圣祠,但是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没有经费,二是没有专家。没有资金还关系不大,可是如果没有资深专家,对历史特别是中医药历史没有足够的把握,是会出笑话的。市长找到张一平,张一平提出要求,需要600万元,市长回答,就三千块,多一分都没有。

张一平是研究汉画像砖的研究员,20几岁就写出了专著,郭沫若的老师商承祚都给他题词写序,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出版。他先后考取广州美院,上海美院,中央美院,均因家庭成分等人为原因,未能成学。他是画家,雕塑家,医圣祠里的雕塑画像碑刻都出于他手。张一平又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就要试一试。他一次又一次的找省文化厅,找北京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找郭沫若,赵朴初。

到处求人,宣传医圣故里文化,阐述修复医圣祠的意义,最后的主题就是请求支持,资助拨款。这边他还要拿出重修规划,总体布局,和历史接轨,雕石刻像,楹联对联,终于把医圣祠修成今天这个样子。就是这次重修才发现了晋代墓碑的底座,上面标明的年代是咸和五年。离张仲景去世111年,这就说明张仲景墓是这个年代修建的,也说明张仲景确实当过长沙太守。

更需要说明的是,张一平先生联系到了寄居台湾的陈立夫先生,陈立夫作为民国99位名人之一,参与了重修医圣祠。准备亲自来大陆出席医圣祠重修盛典,可惜的是李登辉不同意他来大陆,在盛典即将举行的时候,遗憾地取消了这次行程。张一平先生后来去了深圳,深圳的天后宫是他又一个杰作。可惜的是,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却死于2007年,是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