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佛教的说法就是大彻大悟觉行圆满的意思,乃佛教修行中的最高境界。只有教主释迦牟尼才达到了这种境界,所以只有释迦牟尼可称为佛。凡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称佛。身披袈裟,头有肉髻,耳长及肩,眉间有白毫,指间有蹼,手印随说法、降魔、苦修、禅定等不同内容而不同。根据姿态来划分,有立、结跏坐、半跏坐、交脚坐、并坐、倚坐、侧卧等姿态。
早期洞窟多为交脚弥勒,释迦佛说法、降魔、苦修、禅定,释迦、多宝两佛并坐说法与卢舍那佛等形象。隋唐以后,则增加了三世佛、三身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倚坐弥勒佛、释迦涅槃等多种形象。第259窟坐佛,塑造于北魏,位于该窟内北壁下层龛由里向外数第三龛内,眼睛和左腿已略有破损。坐佛高0.92米,波发高髻,脸面浑圆,耳大垂肩,挺胸收腹,体态端庄,比例适度,双腿盘起,结跏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在腹前重叠作禅定印。
深红色袈裟覆体,在膝盖前呈三莲瓣状自然下垂,阴刻衣纹流畅自如疏密有致,紧贴躯体,给人以薄纱透体之感,即运用画史上所谓“曹衣出水”之法。此像结构严整,脸面和胸部,精刻细作,使之显得细腻滋润,富有血肉感;特别那弯眉下微睁下视的双眼,约略隆起的鼻翼,嘴角微翘和深深陷进的两个小窝,弯如半月形的双唇,都现出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会心的微笑。此佛充分地体现出我国传统艺术中,以形写神、有主有次、形神兼备的特点,是敦煌彩塑中的上乘之作。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以解脱众生苦难为己任、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在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都可以被称为菩萨。鉴于菩萨以普渡众生为修行的最终目的,莫高窟中的菩萨往往是神态安详、肌肤丰润、衣着飘逸、超凡脱俗的形象。大多数的菩萨本为男性,但为了表现菩萨以慈悲为怀,彩塑的菩萨多以女性的阿娜多姿与温柔善良来表现。从十六国到蒙元,彩塑菩萨似乎也经历了年龄的变化,十六国菩萨多为十一、二岁的少女形象,到了北周就发展成十五、六岁年轻女子的形象,再到唐代变成风韵成熟的贵妇形象。
第290窟菩萨,塑造于北周,位于中心塔柱南向龛外两侧,保存完好。塑像头上戴花蔓宝冠,冠帻长至披肩,身上饰有长带,肩上披着质地厚重的大巾,一手贴在胸前;面貌清秀,皮肤白皙,双眼微微眯缝,鼻子小巧的耸起,嘴角略上翘含着笑意,仿佛一个纯洁、天真、带着几分稚气的少女。其身后青色的头光与肩上红色的披巾将脸庞烘托的更为温柔可爱,是北周彩塑的一身精品。按字面的意思讲,跟从师父接受教导的人都可以称为弟子。
这里的弟子指佛教中那些通过听从佛的教导,进而自我修行,最终达到自我觉悟,解脱生死轮回的修行者。与菩萨不同的是,弟子不能超度他人,只能解脱自己,其最高果位是罗汉。在莫高窟,释迦佛左右作为侍者出现的比丘都是迦叶和阿难两弟子。敦煌的弟子画像出现的很早,十六国时期的第272窟就有,但北魏时期无此题材,北周又重新出现了塑、画的弟子像。隋唐多绘塑结合进行表现,以表现十大弟子为主,多是塑二而绘八。五代以后的洞窟则是将弟子都付诸绘画,并有榜题保存至今。
十大弟子,佛祖释迦牟尼的门徒中最有成就的有十人,被称为十大弟子,即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阿难陀、罗睺罗等十位学有所长的人。佛教传说中,须弥山的山腰有一座名叫犍陀罗的山,山上有四峰,每峰上有一王居住,护一天下,称为四大天王。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红色,手上绕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手中托塔。在莫高窟彩塑中,中唐以后多有表现,也常常和力士并列出现;
归义军时期的洞窟中多于窟顶四角画四大天王,表示护持四方之意。第194窟南方天王塑造于盛唐,位于主室正龛内的南侧。该塑像身躯略微向内有所倾斜,体格极为健壮,身穿绢布质地的铠甲,头部朝向外侧,左臂向上抬起,右臂和右腿向外伸展,足下踏着山石,挺胸分腿而立。此像突破了天王像的凶神恶煞的单一程式,注意着力刻划天王言笑的面目表情,使得这一尊天王的面部肌肉显得格外饱满。
其头挽高髻,面部丰润,浓眉飞扬,双眼略眯,启唇露齿,笑容可掬,把赳赳武夫英武豪爽而又憨厚善良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此天王在上色方面,铠甲上以石绿、石青绘上石榴卷草纹样,爽亮富丽,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起到了辅助作用;白色的面部又以赭色绘胡须,使其质感细软、蓬松、飘动。总体上,人物内心世界与整体的动态和色彩极为和谐,形神均饱满凝练。
力士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多指对称守护于两侧的佛教护法二天神,也就是俗称的“哼哈二将”。莫高窟的此类塑像多是长发绾髻、袒裸上身、筋骨暴起、腰系战裙的凶狠形象。第194窟力士,塑造于盛唐,位于主室正龛外的南北两侧。两身塑像均头束发髻,上身赤膊而立,腰上围有短裙,脚下踏着金刚山。站在南侧者昂首挺胸,横眉怒目,紧闭嘴唇,举臂抬肘,肌肤呈红色,显现出颇为凶猛蛮横的性情;
北侧的力士正挥舞拳头,推动手掌,竖立眉毛,瞪大双眼,张嘴似乎想要怒吼,却似怒又笑,其肌肤呈白色,威武豪迈之性格自然流露。在人物的造型上,塑造者注意了头、胸、下肢三段动作的变化,以肌肉和筋脉的突起和紧张来表现力士正向外迸发的无尽力量。整体形象上有一种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把力士力大无穷、气拔山河的精神风貌刻画的淋漓尽致。此外在上色时还运用了晕染的技法,随人体结构的起伏,以略深的颜色染凹陷处,突击肌肉的阴阳明暗,以增强其立体感和真实感。
禅是“禅那”的略称,中国古代将其译为“思惟修”,就是将散乱的心念集中,进行冥想。禅僧就是坐禅修行的僧人,坐禅求冥想也是早期佛教僧侣进行修行实践的主要方式。北凉第272窟外门南北两龛的两身和西魏第285窟主室正壁南北两侧龛的两身是其代表。此四身禅僧像均置于仅能容身的小龛内,用以表示在山林岩窟禅修。修禅的僧人以袈裟缠身裹头,姿势为禅坐,即结跏趺坐,两手相叠作禅定印,体现出了禅修时的凝神摒虑,冥思入定的心境。
为一青年静坐的禅僧形象,其双手作禅定状,身穿水田袈裟,色彩明快,裹头缠身,头微微下俯,双目凝视空茫,双唇轻合,静神沉思。底色为土红色,头光为红色和白色火焰组成的圆形,后有装饰着小花的白色三角靠背,三者将禅僧坐禅时的宁静衬托的更为突出。虽身着袈裟,却依然隐现出禅僧圆润的肌体,表现出了静从习定的禅僧充满着生命力却又心如止水,不染尘埃。
从整体造型上看,上实而下虚,塑造者更注意对头部的刻画。所以塑像的面部显得尤为细腻,红润的肌肤、饱满的天庭、清秀的眉目、耸直的鼻梁、略方的口唇,使僧人在清秀俊逸的面相中透露着颖悟睿智、潜心参禅、不染尘世的意境。早年出家,谙蕃语,传译佛书,精研唯识,知大蕃沙州释门都法律兼摄教授十数年,后任释门都教授;832~834年于莫高窟开七佛堂,即今第365窟,坛下功德文中有其题名。
848年,力助张议潮起事,张议潮遣使入朝奉表,洪辩亦派弟子悟真从行。851年,唐宣宗敕为京城内外临坛供奉大德,充河西释门都僧统,摄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并敕黄牒;约卒于862年,族人及弟子就禅室为影堂,内塑真容并立《告身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