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6000年前,埃及人就使用动物毛皮打磨抛光指甲,用指甲花叶子的汁液将指甲染成金色。埃及艳后的墓中,发现的一个化妆盒当中记载着,涂上“处女指甲油”为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用。”但生来手足甲红却也太过奇怪,所以杨贵妃有可能是染红了她的指甲。凤仙花是我国古代染指甲最常见的一种材料,其腐蚀性极强,取其花、叶放在小钵捣碎后加少量明矾,便可用来浸染指甲,经过连续浸染三到五次,颜色数个月都不会消失。

但是大家闺秀们却没有这个烦恼,就习惯留长指甲以彰显自己的身份,渐渐地,古代女性就以长指甲为美。“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拳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指甲套的原型是古代的琴拨,古代女性在弹琴时会戴着琴拨以保护手指: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战国墓、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汉墓都出土过这样的琴拨。特别是清代皇室对饰物甚有追求,促使指甲套用料越发华贵,品相更趋精美。

清代的指甲套有很多不同的材质,当中以金属、玉石最为常见。指甲套一般长约四寸,细长略弯曲,指端尖细,背面通常镂空,用于通气。晚清时,护甲套的款式更见奢华,往往镶嵌上名贵珠石。而指甲套的作用除了保护长指甲不被损伤之外,戴上后更可增加手指的纤细感和修长感,当时的贵族女性都十分喜欢。例如慈禧就十分钟爱指甲套,在现存慈禧的照片上都能看见她分别在右手的中指和小指上戴着长长的金护指,左手亦有两个指头戴有同样长的玉护指。

在清道光朝绘的《喜溢秋庭图》中,后宫妃嫔都会佩戴护甲套,以示其尊贵身份。慈禧对指甲的修理要求很严,大拇指修成马蜂肚子状,片大好看,属片指甲;负责的官女每人有一套同样的工具盒,工具有小刀、小锉、小剪小刷子、长钩针之类。御医们为讨好慈禧,争先恐后地为她研发出润肤软甲的中药水。泡后趁着指甲柔软,宫女用小锉校正,用小刷子里外洗一遍,再用翎子管吸上各色指甲油抹均匀。晚年时,慧禧已不太爱用大红色了,庚子事变后,她自西安回銮,第一次接见外国公使夫人,则涂了橘色甲油,公使夫人倒觉得太后年轻而时髦,大为叹服。

后来,她逐渐了解了生理变化,便不再苛求,只是不断地将变质的指甲剪下。1916年装饰性指甲油问世,也是市面上首次出现透明指甲油。20世纪50年代成功引进色素在指甲油里,并开始正式商品化。进入2l世纪,指甲彩绘在欧美形成潮流,日本时尚界则把创意指彩发挥到极致,特别是一些偶像巨星的推波助澜,彩绘美甲的势头更是锐不可挡,形成了一股来势汹汹的流行新势力。与传统美甲相比,现代美甲艺术更加强调风格的多样化和技术的专业化。

在材料和制作工具上不仅仅局限于指甲油,增加了很多现代的材料,如珠光粉、碎钻、人造皮革、转印纸、去光水、雕塑粉、锉刀等。对技艺方面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已经形成了多种专业技法。由此可见,现代美甲艺术已经跨越了传统指甲美容的概念,将形象设计与艺术统一起来,开发出了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一整套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行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