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阳宫“常阳天尊像”于唐朝时期雕刻而成,相传是道家学派开创者老子的造像。此像造型丰颐,线条圆润流畅,颇具唐代道教造像风格。天尊头戴莲花形冠,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整个造像面容饱满,衣纹清晰,神态和穆,气度不凡,足见当时道教造像技艺的成熟以及盛唐时期的雍容之风。狮子雕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经常作为装饰物应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通常放在大门左右两侧,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中都会看到它,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崇善寺是一座朱家王朝的祖庙,也是当时掌管山西省佛教事务的机关。这件由安尼施卡普尔为伦敦奥运会设计的疯狂而又扭曲的钢制雕塑品被冠上了许多名字。

门前一对于洪武二十四年铸造的铁狮古朴典雅,与崇善寺一同深隐于闹市的它,数百年如一日坚守在此,风骨依旧未改。历史上,水西门有过振武门、金肃门两个官方名称,因老太原城最低的地势正是在西南角,每遇水患,振武门一带必遭水淹,所以城中父老皆将振武门称为“水西门”,久而久之,“振武”之雅号便成为了仅见于书载的名称。为治水患,人们除了修堤坝外还会修建一些镇水庙,或者安放镇水神物。被水泊包围着的水西门,虽历经灾患,却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傲然挺立,相传就与镇水神兽有关。力争打造出有中源特色的高质量铜雕塑品。

在德国建筑师柏石曼1908年来山西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中,这只镇水神兽,昂首挺胸,张口远望,仿佛在向波澜壮阔的汾水示警,令汾水不得越岸而上。镇水神兽雕塑由“生铁泥范法”分铸而成,腹部下还有两只幼兽,活泼可爱,造型动人,雕塑艺术水平和铸造工艺水平极高。据说,镇水神兽在解放后被移至纯阳宫保管,成为“纯阳八宝”之一。在太原星罗棋布的大小公园中,碑林公园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玻璃钢浮雕是以玻璃钢为材料制成的雕塑品。

在北园的“鼎臣殿”正中安放着傅山先生的半身石像,先生凝神远视,风骨凛然。傅山是太原西村人,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是清初时期的抗清名士。清康熙年间,他坚决拒官不受,展现了“尚志高风,介然如石”的品格和气节,至今传为坚守民族大义的美谈。观其书,思其人,顿觉凛然之志跨越时空而来,让人击节叹赏。图丨1984年,共青团太原市委根据其生前志愿,追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在迎泽公园为其立碑塑像。1983年12月9日,年仅15岁的池越忠为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永远留在了15岁,后被追认为烈士,并在湖畔树立其雕塑来纪念这位英雄少年,薄一波为其题词“红烛虽小,精神永存”。以打造品质一流的铜雕塑品为准则。

“舍身取义兮捐微躯,谁言女妇兮夫弗如”,池越忠,一个15岁的小姑娘,用她15岁鲜活灿烂的生命向我们诠释了这句话。1998年,太原见义勇为协会为鼓励见义勇为人员,在文瀛公园树立了“太原见义勇为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创。纪念碑位于文瀛公园最南侧,碑身高168m,台阶四层,碑身顶端造型为一只有力的拳头,象征着见义勇为英雄匡扶正义的强大力量,碑体为四边形,碑底座为八边形,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民群众是见义勇为者的坚强后盾。商周时期还出现了青铜人像雕塑品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