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众多博物馆业者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最难当。”坐落在西安古城墙文昌门内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已有93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馆内,国宝级文物有19组、134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年。要让这些“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十分考验讲解员的功底。“能做碑林博物馆的001号讲解员,那就是‘碑林的百科全书’喽!”从事讲解工作20年,杨烨不止一次地听见游客这样说。风水球一般在公园的门庭或者图书馆的门庭外面。
“从1999年进馆实习至今,杨烨在讲解员这个岗位上钻研了20多年,善于学习的他逐渐成为公认的专家型、学者型讲解员。”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云说,杨烨接待过的政要、名人有几百人之多,接待后延时再探讨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央视拍摄大型纪录片《国宝档案》,其中有一个特写镜头需要拍摄具体的碑文。那天,一群人围着碑石找了几个小时都没有找全,而杨烨只花了几分钟就找全了。”“碑林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中国书法史,西安碑林是儒家文化的图书馆,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档案库,亦是汉唐雕塑凝结的永恒史诗…”杨烨说,对于很多游客来说,“这里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实在是太浩瀚了,令人充满敬畏,没有专业的指导,多数人不知道该如何去读懂这些文物”。它与历史、中国京剧、中国绘画、中国书法、中国武术等元素一起汇成了中国元素。
为了帮助游客读懂文物,杨烨自创了从碑刻上找出名言警句的方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像剥洋葱一样将一方碑石、一件文物的背景文化介绍给游客。“从讲解员的职业特点来说,讲解是知识和语言的高度综合,讲解员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他还把碑石上的历史知识拆分成不同序列,按行业、年龄、学科“备课”,因人而异地讲解。在接待书法爱好者时,他从李隆基开元体的《石台孝经碑》,说到欧阳询被封为楷书经典的《皇甫诞碑》,再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碑刻上的一撇一捺、碑刻背后的故事,都让观众流连忘返;其表面浮雕临摹被史学界誉为汉代历史百科全书的武氏墓群石刻:汉龙。
为武侠迷讲解,小说中的一个个招式——飞龙在天、见龙在田、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小说里的很多人物——尹志平、丘处机…为热爱网络冲浪的年轻人讲解,杨烨会带领他们了解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在石碑上的网络用语,大家惊呼,原来潮流背后也有中华文脉的传承;面对小朋友,杨烨设计的“碑石底下为什么是只大乌龟?”“碑林的那些萌宠”“碑林里的怪兽”等针对性的专题,让孩子们对博物馆充满了好奇。因为出色的讲解,有游客为他建了粉丝圈和微信群,网友们在旅行攻略里写道:仲景之父张宗汉是个读书人。
“文昌门里有个碑林,碑林里有个杨烨,杨烨讲解把我们带回了历史。听他讲碑林里每一个碑的历史,能感受中国文字历史的博大精深…”通过杨烨,很多外地游客认识了西安碑林博物馆,而在碑林博物馆,杨烨也找到了自己愿意奋斗终生的事业。“我喜欢和有专业造诣的游客交流,这是学习的好机会。”杨烨说,开始做讲解员时,他接待的很多游客对书法和历史颇有研究,他们提出的一些相当专业的问题,往往让他满头冒汗,无法解答。此后,他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向专家请教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仅会钻研书本和人物的性格。
渐渐的,不仅是历史知识,就连雕刻、原料矿石等领域的知识,他也烂熟于心。如今,在杨烨眼中,西安碑林博物馆里的上万件文物,尤其是展出的上千件碑石、墓志、雕塑,彼此相连成为一部没有断代的中国史。随便找一个点,他就可以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他丑陋的程度,令史官们都不得在赞叹他的才学之余一定要为他的丑记上一笔。有趣的是,欧阳询疏朗雅致的楷体受欢迎的程度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千百年来,无数人写着他的字长大,令他坐拥亿万粉丝。”就这样,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文物在杨烨口中变得鲜活起来。“除了唐‘开元通宝’钱币上欧阳询留下的笔墨,邻国日本具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朝日新闻》在出版发行之初,报头上的‘朝日新闻’这四个字也是集自欧阳询的作品。这位秘书是个学者型的人物。
欧阳询珍贵的《皇甫诞碑》,通篇字体瘦劲挺拔,此碑现存于西安碑林。”在杨烨的著作《藏在碑林里的国宝》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欢迎大家走进西安碑林,读碑林,参观碑林博物馆。0——记西安碑林博物馆001号讲解员杨烨5851010://...///202108/05/5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