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人物丨箫笛“雕刻工”

现年45岁的姚茂顺是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舞阳村村民,也是玉屏箫笛协会会长,因兴趣使然,15岁跟着爷爷学习箫笛雕刻工艺。18岁时,他已可以独立完成单支箫笛的制作。玉屏是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中国箫笛之乡”,箫笛制作技艺历史久远,箫笛制作要经过取材、制坯、雕刻等70多道工序,是我国民族民间乐器中的经典代表。2006年5月,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ate: 2022-08-14 17:22:01 | View: 89

光影人物丨箫笛“雕刻工”

现年45岁的姚茂顺是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舞阳村村民,也是玉屏箫笛协会会长,因兴趣使然,15岁跟着爷爷学习箫笛雕刻工艺。玉屏是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中国箫笛之乡”,箫笛制作技艺历史久远,箫笛制作要经过取材、制坯、雕刻等70多道工序,是我国民族民间乐器中的经典代表。有氧舞蹈一方面能消耗较多热量。

跳舞公园人物雕塑

2006年5月,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几十年来,姚茂顺以刀为笔、以竹为纸,一直在箫笛制作上用青春追逐着自己儿时酷爱的梦想,执着坚韧,精益求精。他潜心研究祖辈们传承的箫笛雕刻技艺,经常赴北京、杭州等地考察学习箫笛制作、吹奏等技术,融合现代文化艺术元素,使箫笛的制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越王勾践派人教导她礼仪、歌舞等技艺三年后。

现代景观跳舞的人雕塑

2015年,姚茂顺结合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工艺、传统乐器、传统文化制作的一箫一笛珍品,被中国箫笛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张维良,在英国首相府庆祝中国新年时作为礼物赠予英国朋友。近几年来,当地为宣传推介箫笛文化品牌,浓郁地方民族文化氛围,相继组织举办了箫笛艺术节、箫笛学术研讨会、箫笛之友节、箫笛制作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推动箫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清晰地打出了箫笛文化牌。学生就能较快地、正确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动作。

三人跳舞抽象铜雕塑

2021年,姚茂顺顺势而为,依托当地2000余亩竹林基地,成立箫笛生产原材料供应合作社,发动村民利用自家的竹林入股分红,不仅解决了当地箫笛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问题,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让箫笛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是我追求的梦想,只有把箫笛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全产业链发展,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那时候的玉屏箫笛才真正达到一箫一笛琴瑟共鸣。这些比赛大大的促进了舞蹈艺术的普及与发展。

不锈钢公园跳舞人物雕塑1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