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根成是河北周口扶沟人,2007年,在郑州市雕塑研究所从事城市雕塑建设研究工作的杨根成应大学同学娄高强之邀,来神垕镇做陶瓷设计。在神垕生活、工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被神垕自由的创作环境深深吸引,被钧瓷的多变魅力所折服。2008年初,杨根成背上行囊,毅然决然来到了神垕发展,成为了较早的“神漂一族”成员之一。2014年他成立了杨根成钧艺工作室,工作室位于神垕古镇槐树湾国际裸烧陶艺村的一处农家小院,小院内包含有展厅、创作室、起居室、烧窑车间,院内青砖绿树,古朴自然,一花一器,恬静素雅,还有艺术家亲手塑造的钧瓷作品驻足观望,为小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诗意。

“曾有人说我烧制的根本就不是钧釉,那可能是他不了解钧瓷。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唐钧黑釉与宋钧月白釉有机融合起来,饰以点点铜红,再经过1200多度的高温烧制后,因窑变而聚色成形,会呈现出一幅雪景山水画卷,有种“踏雪寻梅”感觉,而且钧瓷釉面上呈现的宽窄不一的纹路也是钧瓷典型的蚯蚓走泥纹。禹州市发布的2018中国钧瓷年鉴则将这独具特色“根成风格”命名为“山水雪梅釉”,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施釉方式独特,唯有杨根成近十年的专业实践才能掌握得恰到好处。雪梅釉的另一个特点是蚯蚓走泥纹,点缀凹凸不平的山水釉面,与雪山流水有机融汇,饰以红梅点点,方可相映成趣”。杨根成擅长人物造型,将先贤圣人与钧瓷雕塑相结合,创新传统钧瓷表现方式与手法,造型夸张而又不失分寸,衣饰纹路粗旷而又不失细腻。他的展厅里,有很多钧瓷雕塑人物作品,这些作品生机活现、栩栩如生,每一个作品背后仿佛都有一个故事在等待着与你诉说。

“人物雕像看似很简单,但是想要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内心思想却是很难的,比如这件作品,他的名字叫《道法自然》展现的是达摩悟道的场景,从整体造型来看达摩仿佛与山川、河流、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杨根成老师雕塑技艺娴熟,以型为画笔,以釉为颜料,绘出独属于自己的钧瓷作品。在他看来,创新一直是钧瓷艺术发展不可绕开的话题,而在当今大环境背景下,自己在钧瓷制作上的创新之处,不仅体现在其作品器型上的改变,而且在职业规划上也要与时俱进。他自信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常人难以模仿,不光在于钧瓷形态,更在于钧瓷细节上那份独特的韵味,别人模仿不来。

对于钧瓷艺术的发展前景,他希望整个市场可以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13年,作品《老子问天》荣获第三届河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最佳创意奖。怀柔天下》、《老学究》荣获第四届河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金奖;作品《品味人生》荣获第四届河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