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雕心塑魂

梁明诚是潘鹤的学生,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近年来,雕塑专业教师团队把塑人、塑心、塑品相结合,取得积极的教学成果。2021年12月19日《中国文化报》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薪火相传雕心塑魂》↓↓↓↓↓↓↓↓↓责编:张海宁
Date: 2022-08-16 08:13:36 | View: 88

薪火相传 雕心塑魂

“时至今日,从艺以来的经验告诉我,‘真’是真善美之首,没有‘真’,‘善’就会变得假,‘美’也会变得假”,“追求艺术时尚而失去艺术家的真诚追求,在艺术上的感染力就会事过境迁,我深深体会艺术上的急功近利不是长久之计。”梁明诚是潘鹤的学生,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78年开始他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并于1980年至1982年受文化部派赴意大利进修。

玻璃钢彩绘大型寺庙人物景观文殊普贤雕塑

他审视了西方的现代抽象艺术,带着西方的经历和思考回到中国,他开始了新的雕塑创作历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梁明诚在广州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中引入了材料教学与现代雕塑艺术创作理念,进一步确立了在全国雕塑专业教学中的领先地位。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还专门建立了国内首个以美院师生作品为主体的“城市雕塑长廊”——梁明诚雕塑园。每逢周末假日,许多市民来到位于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南侧沿江绿化带的梁明诚雕塑园游玩,在这个充满魅力的艺术天地里,市民边欣赏着精美的雕塑作品,边享受着休闲时光。

镜面不锈钢海豚戏球雕塑

改革开放之初,潘鹤提出“雕塑的出路在室外”,梁明诚提出“民族风格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在此观念引领下,广州美院率先将雕塑创作引向室外,使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在全国范围产生深刻影响,为社会主义城市环境及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梁明诚的学生,黎明把这些观点,在实践中发挥得更加充分。位于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2009年建成,是我国最大的毛泽东雕塑。“我选择1925年这个节点,就是要塑造青年毛泽东对中国命运思考的独特形象。很多评论家认为,这件雕塑巨作是广东继潘鹤的《艰苦岁月》《开荒牛》,梁明诚的《冼星海》之后又一雕塑力作。展览的文献展区展出了反映团队自成立以来教学科研成果的图片、影像与实物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文献是团队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教书育人、潜心治学的真实写照与精彩缩影。

不锈钢举重雕塑

言传身教,寓教书育人于实践,是广美雕塑系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重要教学特色。从潘鹤、梁明诚老一辈教师到目前处于教学一线的中青年专业教师,在一件件经典作品和艺术项目的创作和实践过程中,雕塑教学团队实现了对一代代青年师生的“传帮带”,形成了鲜明的寓教于实践的教学特色。在雕塑系,老师动手为学生示范、师生共勉学习研讨是常态。学生在课堂写生或创作中遇到瓶颈时,老师通过直接在作品上稍做示范调整,往往胜过空洞的理论讲解,更能让学生茅塞顿开。雕塑是尤其注重实践的,在实践中,教师团队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创作活动,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对学生予以指导,还向学生传达了作品的精神内涵。

不锈钢企业地球雕塑

林国耀、吴雅琳、陈克等人在创作《中共红军进延安》群雕时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为了更真实地再现历史人物及服饰,感受历史人物的表情和动态,创作团队除了查阅相关历史图片,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学习借鉴外,还从珠江电影制片厂借来各种服装道具,军装、羊皮袄、绑腿、腰带、草鞋、步枪等一应俱全,师生们自己做模特,穿上红军的服装,拿好各种道具,重温中央红军进延安的画面。近年来,雕塑专业教师团队把塑人、塑心、塑品相结合,取得积极的教学成果。

不锈钢击剑人物雕塑户外摆件

“得益于学习、传承和发扬前辈大师的大作和精神,我们才有今天的成绩。我相信这个团队还会像前辈们那样,将关注时代、折射时代精神融于作品之中,以艺术家的智慧、以教书匠的良知、以教育的神圣责任,出好作品,做好老师,担好责任,这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教师团队这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不懈追求。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