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云南雕塑文化,建国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雕塑作品,1978年前为数不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作品多是政治性较强之作。1999年是云南雕塑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云南各地的雕塑作品较为单一,此后的作品才出现多样化,艺术性较强。今天,云南的牛雕塑较多,而且有的体型庞大,形象逼真,动作各异。进入21世纪,云南的有些雕塑已从写实向意象性发展。
Date: 2022-08-16 17:41:07 | View: 60

中国传统文化,云南雕塑文化,建国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雕塑作品,1978年前为数不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作品多是政治性较强之作。1999年是云南雕塑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云南各地的雕塑作品较为单一,此后的作品才出现多样化,艺术性较强。2005年这半个多世纪,云南雕塑出现了几个大的段落:第一个热潮,1966~1970年,受“文革"的影响,全省兴起雕塑毛泽东像;元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大型不锈钢中国结城市景观雕塑

第三个热潮,1995年前后各地搞革命先烈、着名人物的半身像,有些地方搞群雕壁;第四个热潮,1999年受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影响,各地大搞特点雕塑;第五个热潮,2000年前后,城建改造和新区开发中,各地搞点缀性和地方特色性的群雕,其中出现一批水平较高的雕塑,如大理的《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蒙自的《天马腾飞》,普洱的《孔明兴茶》等等。云南牛雕塑中,最大的是蒙自红河州政府绿化园中的金牛,昆明南窑火车站广场的奔牛也造得有气势。另外,昭通市委院内、大理高原明珠广场、曲靖大街和弥勒、文山等地都有牛的雕塑。寓意侨乡文化是在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

城市不锈钢中国梦雕塑

沧源县城街心塑有九条奔跑的牛群,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的西藏馆有石牦牛,文山县政府办公楼前有红砂石牛,曲靖的绿地上有“耕耘”的黑牛,弥勒街上也有一条黑牛,丘北普者黑风景区门口和从双江进人沧源境的路口有牛头桩的雕塑。在云南,最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能高度代表地方文化特点的雕塑是《牛虎铜案》。牛虎案初制于战国,二千多年来其艺术价值经久不衰,被广为制作成工艺纪念品、雕塑品。当今最早雕塑的《牛虎铜案》是云南省博物馆前的那尊,后来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旁的吉鑫园、盘龙江边的邦克饭店和江川博物馆、五岔路口多处有了此形状的雕塑。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发展着。

中国梦文化不锈钢雕塑

《牛虎铜案》从造型、技术工艺、形象方面艺术水平较高的,要算省博物馆门前的那尊。江川县城五岔路口的《牛虎铜案》雕塑,高达83米,长15米,宽78米,马自古就是服侍人的温驯动物。云南关于马的雕塑,有昆明白马小区的《白马》、耿马的《奔马》、普洱洗马河的《壮士洗马》。关于象的雕塑,有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内的白象、云南民族村的白象群,普洱茶园大道的三头灰象,景洪野象谷的象群,临沧景戈佛寺的小白象。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的瑞丽、盈江、陇川各地也有许多象的雕塑。人物是云南雕塑作品中的一大内容,在云南的人物雕塑作品中,许多有历史影响的人物都有了塑像,古代人物有神农、徐霞客、诸葛亮、李时珍、郑和、兰茂、孙髯翁、袁嘉谷等,近代革命人物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聂耳、闻一多、罗炳辉、周保中、王德三、赵祚传等。建组仪式标志着这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艺术作品正式投排并进入制作阶段。

不锈钢公园扇形中国梦雕塑

少数民族人物塑像有白、傣、哈尼、拉祜、佤、布朗、彝等,关于少数民族的雕塑,我们下面再介绍。除昆明大观楼的《孙髯翁》、翠湖的《翔》、西山的《聂耳》外,安宁三炷香公园里有一批佛教方面的弥勒佛、观音的雕塑,玉龙湾公园有佛教的雕塑,另外昆明市白沙河公园有一组十二生肖雕塑,西方娱乐城有一组反映西方生活方式及人物的雕塑。在一些名山名寺里,如在鸡足山、石钟山、巍宝山有古代和现代石雕、木雕塑。在传统文化中可以说是顶尖存在。

不锈钢中国结广场景观雕塑

进入21世纪,云南的有些雕塑已从写实向意象性发展。比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内世纪广场的雕塑,水富县城路口一个有点像两只孔雀的雕塑,普洱市红旗广场的雕塑,武定县城路口的雕塑等等,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提供人们想象的空间。比如,宁洱茶源广场的一组雕塑,形象是茶树,并有一群哈尼族男女青年在采茶叶。普洱市思茅区营盘山茶场有一座高6米的茶籽发芽雕塑。景洪市药物园门口有一组12个热带南药柱群雕,大理古城内有一棵高80多厘米的玉白菜等等。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与时代对应。

城市不锈钢党徽和火炬中国梦雕塑

随着思想禁锢的打开,人们的思路活跃起来,云南雕塑的种类已出现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