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导游话山西│石窟摩崖洞古今

桃花红杏花白,翻山越岭等您来。今天为您讲述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融合之美。在昙曜五窟的大佛中,最具代表的当属第20窟的露天大佛。师从国家首批高级导游、国家金牌导游朱孟麟老师学习多年。同年4月,荣获山西省首届金牌导游大赛三等奖,获“山西省金牌导游员”称号。2018年6月,获“山西省财贸轻纺烟草五一劳动奖章”。
Date: 2022-08-17 08:34:24 | View: 55

金牌导游话山西│石窟摩崖洞古今

公元398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他们骑着骏马从辽阔的大草原来到大同,从此在这里开启了一段百年的梦幻时代。鲜卑人将北魏文化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云冈的每一座洞窟里。云冈石窟这座以规模宏大、题材多样、内涵丰富、融汇东西、雕刻精美著称的石窟群,集中体现了世界之美、中华之美、汉民族文化之美、鲜卑文化之美、犍陀罗艺术之美、古希腊雕刻之美以及北魏能工巧匠将这众多之美巧妙融合在一起的集大成的云冈模式之美。

广场不锈钢大型蓝色创意雕塑

同时,平城作为公元五世纪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云冈石窟也留下了当时中西文化交融的诸多印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云冈石窟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早期开凿的著名的大型洞窟,这五座洞窟形制相同,采用穹窿顶式,洞窟平面均呈马蹄形,这是典型的将游牧部落蒙古包的风格融入到石窟雕刻中的一个特点,巍峨壮观,气势磅礴。每座洞窟中均雕一尊十余米高的大佛,体态健硕,或站或坐,大佛的着装既有佛教本身的袈裟,也有鲜卑皇族的毡装,通过佛像的着装,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佛教东传体现出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之美。在昙曜五窟的大佛中,最具代表的当属第20窟的露天大佛。

公园水景仿真鳄鱼

他被誉为云冈石窟的外交官和形象大使,佛像高达13.7米,圆润的发髻、宽阔的额头、丰腴的面庞、纤细的长眉、方直的鼻梁、垂肩的双耳都雕刻得极其自然。方直的鼻梁是典型西方雕塑的特点,而细眉长目又表现出东方雕刻之美。特别是佛像那略含笑意的薄薄的嘴唇以及仔细观赏才能看到的微微上翘的唇髭的雕刻竟是那样的迷人,将鲜卑民族的样貌特征巧妙的雕刻在了西来佛像的面目,使大佛的面部更加栩栩如生。佛像那双充满了无穷智慧的双眼又是那样的安详和宁静,这尊佛像脸部的雕刻既有犍陀罗造像的风格,又极具古希腊雕刻艺术的神韵,而那宽厚的双肩、右袒的袈裟、伟岸的身躯雕刻则令人想到了中国秦汉以来传统的大写意的雕刻技艺。

不锈钢拿着镰刀和锤子的人广场雕塑

因此,中外学者、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尊佛像优美的雕刻艺术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已经达到了世界雕刻艺术的巅峰。请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观赏这尊佛像,从正面仰望,佛似乎在沉思;再换一个角度凝望,佛又在向您微笑......这尊佛像在端庄之中含着俊秀、在慈祥之中藏着威严、在智慧之中又露着敦厚。总之,亲切、善良、平静、祥和、宽厚、慈悲、仁爱、博大等许多人类美好的情感都融在了这尊佛像的面部表情之中。

不锈钢母爱人物公园雕塑

我们称这尊精美绝伦的佛像为妙相之佛、传神之佛一点也不过誉。根据专家的考证,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距今已有1560多年的历史。1560多年前,来自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畔的鲜卑拓跋皇族集结了全世界先贤的智慧,在武州山麓,举皇家之力,劈山凿洞,融鲜卑文化、汉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于一体,以佛教为载体,凿就了这座彰显中华民族包容开放伟大胸怀的冠于一世的千年石窟。开放包容自古以来就是渗透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魂,鲜卑民族亦是如此,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民族融合,从穿汉服改汉姓到与汉人通婚,使得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当中,正是由于孝文帝一系列改革措施,让民族融合、多元文化成就了博大精深、举世瞩目的云冈石窟。

煅铜浮雕方鼎壁画

骑在马背上的鲜卑人建立了北魏王朝,而他们又把那个时代刻在了云冈的石头上。一千多年来,云冈石窟用它无限的魅力征服着世人,也默默关注着世事变迁、民族交融。北魏王朝在平城大同用近百年的岁月讲述着自己的高光时刻,即使在一路南迁向洛阳走去时,也没有忘记将云冈“带走”。石窟无法挪动,但那些伟大的民族工匠们在南行途中,边走边刻,在汾河谷地、在太行山涧,直至洛阳龙门,时空的转换没有让艺术的传承和民族的融合停下脚步,一直没有停,从古走到今。师从国家首批高级导游、国家金牌导游朱孟麟老师学习多年。

铸铜汉武帝雕塑

2018年3月,荣获大同市首届金牌导游大赛三等奖,获“大同市金牌导游员”称号。同年4月,荣获山西省首届金牌导游大赛三等奖,获“山西省金牌导游员”称号。2018年6月,获“山西省财贸轻纺烟草五一劳动奖章”。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