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人则认为死亡是恶鬼附身以致肉体毁灭,要塑造全身像;伊特鲁里亚人则把棺与墓作为死者灵肉的共同归处,因而创造了这种把死者肖像刻在棺椁上的殉葬品——朱伯雄伊特鲁利亚艺术不仅像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墓葬艺术一样,描绘出阴间那等待着死者的幸福生活,而且让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坟墓中的死者是去参加一场阴间的盛宴,就像在世时一样。

在许多公元前7-6世纪间的伊特鲁斯坎人的坟墓中,常常发现有陶制或石制的死者雕像,它们或耸立在骨灰罐的上面,或横卧在石棺的盖子上,或者是单人、或者是双人,头像、胸像、全身像均有。伊特鲁里亚人的葬棺,根据死者的身份地位,也往往使用不同的材料,基本可分为陶、石、铜三类,每类又各有火葬用的骨灰罐和土葬用的方形棺两种不同的形制。

《陶棺上的夫妇像》是此类艺术中的杰出作品,它出土于意大利中部的基维多里墓葬中,发现时已破碎成400多块碎片,经过精心修复,才得以重放光彩。陶棺长度达1.8米,带有纹样撑脚,棺盖被塑造成一张床的样子,在床头部分匠人还特意制作了几道皱褶,以展示床铺的柔软质感。

棺盖上塑有斜卧相拥的夫妇像,人物靠在枕头上,宛若躺在自己的床上一般悠然自得,男主人双手拥着自己的爱人,头部微扭,并不是看向正前方,在姿态上显示了逝者亲密无间的人物关系。在雕塑构图上呈现庄严的三角式构图,充分地显示了人物形象的表现力。

但人物脸部的刻画依旧是希腊古风时期的程式化微笑,形体和动态也略显僵硬,可以看出早期艺术形式的古拙和技巧的不娴熟。它的作者虽然遵循了希腊古风时期的传统风格式样,却展现了比古希腊人更为高明的创作技巧,精心设计了一种富于情感的、自主的艺术风格。

夫妇像不止出土了一尊,例如1846年意大利武尔其发现的《石棺盖上的夫妇》等,这些石棺上的雕塑,夫妇二人雕像大小基本相同,可以看出在伊特鲁里亚文明中,妇女的地位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