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了大昭寺和内蒙古博物院,品尝了手把肉和马奶酒,就返程准备奔大同的云岗石窟而去。出呼和浩特南将近十公里,忽然看到路牌的指示——昭君墓。因为对昭君这个人物太熟悉,又觉得一个坟墓没有看头,放慢车速犹豫了好几分钟,还是觉得千里迢迢来一趟塞外,拜谒一下也未尝不可。停车场就在大门外,汉白玉的石碑,上书“昭君博物院”。时不时地看到游客散落其中,总体说来,这里还是一处清净之地。来自全区多地的艺术体操小将们齐聚呼和浩特。

进门去,发现里面内容还是丰富的,整座博物院由匈奴文化博物馆、匈奴大帐、单于大帐、和亲宫、昭君宅组成。我去的时候正赶上一场舞剧《昭君情缘》,演员投入,服装精美,本来想去看一眼就出来的,没想到一口气看完了。昭君出塞,历来是文人笔下歌咏不尽的题材,历代歌咏王昭君的佳作更是数不胜数。名气较大的诗句有李白的“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白居易的“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刘长卿的“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秦观的“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安石的“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从归化绥远再到呼和浩特——在时光中一路行来的这座草原城市。

至于其他的“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黄沙已作无归路,犹愿君王斩画工”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昭君出塞的诗歌有700多首。家乡在万里之遥,思念让颜色憔悴,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画工毛延寿。历史传说,因为昭君自恃自己容貌上乘——“只因自恃好颜色,不把金钱买画工”——坚决不贿赂画工。在公元前33年的正月,匈奴单于来到汉庭求亲,汉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单于。锦麟九里亦构景观呼和浩特金地名京伍道国际上海万科宝山启宸RDA景观除了雕塑形态本身的变化。

”在王安石的这首《明妃曲》中,我们可以看出,昭君在得知自己命运的一刹那,也是泪流满面。特别在交通信息极为落后的汉代,一个弱女子到极目无亲的大漠,该是何等的惶恐无助!我想昭君的眼泪里,除了这些,肯定还有对汉元帝薄情的怨恨。当时,担任和亲重任的大多是宗室女子,或者是像昭君这样的无缘面君的不得圣心的宫女。据史料记载,和亲的队伍出长安,历时一年多,才到达匈奴的漠北。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一年的路途颠簸中,眼看着身边的绿色褪去,只有黄沙白草相伴,昭君那个时刻的心情该是何等的荒凉。重现呼和浩特老街道的风貌。

昭君身着汉服,梳着高高的发髻,右手搭在左手上,微微颔首。在这尊塑像的后面,是一副青铜塑像,两匹威风凛凛的胡马相依相偎。左侧马上的单于正在跟右侧的人倾谈,右侧的昭君身上的披风似乎鼓满了风。也许昭君出汉宫的时候,真的曾泪湿春风,真的曾怨过,可是在匈奴的十几年岁月中,她留下了一儿两女,“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昭君在匈奴14年,于公元前19年病逝漠北,终年33岁。本次活动由呼和浩特警备区、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主办。

她用在匈奴的十几年青春岁月,换来了汉匈边界数十年的安宁,让多少个家庭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四周的树木苍翠环绕,院墙外是入呼和浩特市的一条繁忙的马路。听说在塞外有很多个昭君墓,这里的昭君墓是规模最大的。想想当年的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还兴建了布达拉宫,那座坐落于西藏玛布日山上的宏伟的古建筑城堡,每年会迎来数以万计的朝圣者。去布达拉宫的人们,都会想起唐代的那个名垂青史的和亲故事。呼和浩特也真该有这样一座博物院,让每一个来到这个塞外明珠的人们,都来回顾一下200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来感念一下一个弱女子是如何挑起了一个朝代的重担。呼和浩特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