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已定!想听黄河故事,以后又多个新去处

黄河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博物馆后,黄河博物馆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观众量剧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与郑州市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了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工作专班,博物馆积极参与开展了相关调研,进行了选址查勘,围绕博物馆功能定位、选址、建设规模、展陈框架等编制了《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方案纲要》为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Date: 2022-08-20 11:30:17 | View: 43

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已定!想听黄河故事,以后又多个新去处

去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物馆,走进展厅参观展览,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日前,河南商报记者再次来到黄河博物馆,与一年前相比,博物馆园区又多出了一些雕塑,不少设施也进行了改造升级。刚进入博物馆主楼大门,就听到讲解员正在为参观者讲解的声音,还有部分游客驻足在展厅起点前,观看电子大屏的介绍。“我是个退休的水利工作者,早就想来黄河博物馆看看了,这次专门从外地赶了过来。”李大爷家住开封,这次,他带着老伴来到博物馆,就是为了再多看一看关于黄河的故事。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晚期的鼎。

玻璃钢仿真海豹雕塑

“从2019年9月18日到年底,3个多月时间,到馆参观达到5.2万多人次,团队近900批次。”工作人员称,博物馆同时被省直工委命名为第二批党日活动基地,为了应对接待需求,他们还增聘了3名讲解员。工作人员称,这段时间以来,一方面,他们加强了博物馆安全管理,增加安保人员进行巡逻值班,争取经费增设安防设施设备,提升了防护能力。“随着参观者的增多,很多人提出建议,说黄河博物馆缺少明显的标识,很难找到在哪里,我们接受了这一建议。比如您为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创作的一件雕塑是两个人物。

玻璃钢仿真超人

”工作人员说,如今,标识不但有了,而且夜晚还会发光,以后,不管是“打卡拍照”,还是上门参观,不会出现找不到标识的情况了。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园区环境也进行了改造升级,改建了“游客休闲廊道”、增设了“鲤鱼喷水雕塑”、修缮了“大禹治水雕塑”等。其中,“鲤鱼喷水雕塑”还是黄河博物馆成治之初的一个雕塑。“这个雕塑曾是黄河博物馆老馆标志性景观,2010年,郑州修建地铁,雕塑被安置在花园口景区黄河大堤一酒店门口,由于景区整治酒店被拆,通过友好协商,雕塑又回归到博物馆。雕像进广场令人感动作为国家博物馆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

晚霞红四角凉亭景观石雕

”工作人员说,河南省著名雕塑家叶滨、谢祥先生专门为黄河博物馆设计制作了这组群雕,只见几条鲤鱼喷着水蹦出水面,尾巴拍打着浪花,其中一条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像是要跳过龙门。时隔多年后,雕塑经过翻修,最终再次回归黄河博物馆。比如,为了让珍贵文物与观众零距离接触,他们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郑工合龙处碑”从碑廊迁移至展厅内,“以前,这个碑在楼体外面,很多来参观的人不会专门再出去参观,为了方便大家看到,我们就迁到了展厅里。”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郑工合龙处碑”记述了清代最大的一次堵口事件,此次堵口工程共花费白银约1200万两,约占当时朝廷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史称“郑州大工”。工程还首次使用水泥、电话、铁制轨道运土车等,开近代在黄河上引进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之先河。洛阳文化管理局还请来了国家博物馆的修复人员。

公园放羊娃小品铜雕

当时负责堵口的河东河道总督吴大澂是清代著名的大书法家、金石家,亲自撰写碑文。此碑兼具极高的历史、科技与艺术价值,被称作黄河上的“三绝碑”。而“郑工合龙处碑”也可谓是黄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时,工作人员介绍,今年,2月21日,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研究黄河国家博物馆规划建设工作,明确省发改委、省文旅厅推动博物馆建设纳入国家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与郑州市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了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工作专班,博物馆积极参与开展了相关调研,进行了选址查勘,围绕博物馆功能定位、选址、建设规模、展陈框架等编制了《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方案纲要》为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典藏青铜瑰宝。

园林大理石景观栏板石雕

据黄河博物馆馆长王建平透露,他们正在积极参与黄河国家博物馆规划建设工作,“新馆初步选址在文化路与黄河大堤交汇处东南角,目前,郑州市惠济区相关部门正在做清理场地的工作。”王建平说,未来,旧馆也将予以保留,和新馆一起共同展示好黄河文化。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