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智、仁、勇是儒家所提倡的三种德行。所以说,身上有智、仁、勇三达德的人,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一番大业。“三达德”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智”,而“智”即聪明的意思,由此可见聪明对于人的重要性。古往今来,豪杰志士、才能突出的人都被称为英雄,英也就是明的意思。真正的聪明人,大概可以分为这2类,而且自己属于第2类。身处一室,人们只能看见近处的景物,若登上高楼看得就远了,再登上高山就看得更加远了。他人只看到近在眼前的事物,而你可以更加深远的事物,这就叫高明。

高明主要是靠天赋所赐,因此曾国藩说“高明由于天分”。高明用我们现代话说就是指高智商,天生就聪明伶俐,学东西很快,理解能力也强。但是高智商的人适合做事,往往不会做人,这就是我们看见“一个公司里面是高情商的老板带领一群高智商人才工作”的原因。比如说刘邦智商一般,能力一般,但是情商很高,带领一帮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正如他自己总结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定国安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如萧何;

”高智商的人,往往容易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继而没有好结果。比如说,江西金溪人“方仲永”本是一介神童,天赋过人,因为后天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停止了学习,最终沦落成为一个普通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大才子杨修,天赋过人,学问渊博,极其聪慧,他的才华连曹操都自叹不如。但杨修身上有个毛病——喜欢炫耀才华,最后招致曹操忌恨被杀了。所以说,聪明人,往往反被聪明误,还误了卿卿性命,得不偿失。“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那些喜欢卖弄聪明的人,往往德行和福气都很浅薄。

这就是我们常说“真人不露相”的缘故,正如《易经》中所说“潜龙勿用”,也如老子《道德经》所讲“深藏不露”,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他人只看到粗大显眼的东西,而我可以看见细微的东西,这就叫精明。精明就如极为细微之物,你得用显微镜看它,会放大一倍、十倍、百倍。又如满是粗糠的糙米,捣两遍可以除去粗糠,捣上三遍四遍,就精明白净到极点了。

曾国藩还承认自家五兄弟都是“天分均不甚高明”,因此只有靠勤学好问来求得精明。用我们现代话来理解精明,就是高情商的意思,因为智商是天生的,情商则是通过后天磨练而成的。是苦难折磨挫折中得到的,每一次的灾难,每一次的挫折,每一次的沮丧,在别人抱怨别人的时候,你检查自己,年轻人,记住这个‘永远不抱怨别人’,这就是练习情商的关键。”精明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锻炼而来的,因此企业家曹德旺先生告诫大家:

“人生必须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它记载着古今中外经典精华;你看最炫东北励志老爷子王德顺,就是最好最感染人的例子。他24岁当话剧演员,44岁学英语,49造型哑剧,在北京成为了一名老北漂,没房没车,一切从头开始;57岁,他再次走上了舞台创造了世界唯一的艺术形式——活雕塑70岁;79岁,他走上了T台,他那白发苍苍却身材健硕,让观众眼前一亮,让网友们纷纷点赞。

王德顺大爷现在已经83岁,但他依然说“我还有追求!人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当你说太晚了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因为没有人能阻止你成功!”生命无止境,只要你肯努力拼搏,发愤图强,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其实,曾国藩就是通过后天磨难,继而变得精明,最后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例子。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天赋很一般,从一介布衣成长为清朝一品大员,晚清中兴名臣,和他后天勤奋努力密切相关。“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咸丰十一年12月的某一天,曾国藩拿着朋友从广东邮寄来两副望远镜,站在楼上看远处的人和物,看得非常清楚。一个普通的镜片,经过一定的打磨,便可以改变本质,发挥出巨大用途;一个人,如果立志改变,日积月累,滴水穿石,也可以日新月异,改变自身气质,使得自己越来越优秀,继而超凡入圣!

生活中的各种磨难,让曾国藩从一个笨小孩,逆袭成一个“精明之人”。但这种精明不是圆滑,是“吃一堑长一智”,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外浑厚而内精明,不占他人便宜,也不让他人占自己便宜。“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那种老实的精明人,更加懂得符合天道来做人做事,正如他还说:
以上便是曾国藩所认为的两种聪明人——高明之人、精明之人,显然曾国藩承认自己是第二种人,而且乐于秉持“拙诚”的做人理念。值得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你属于高明和精明,都不能显摆聪明。因为“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