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对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有相对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十多年来,遍走国内古迹,对于中国古代石狮造型演变以及唐代帝陵的规制和石刻艺术演变具有独特的见解。“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河北省临漳县人民政府协办。

这是2012年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发掘、修复成果的首次系统性展示。“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选取了171件展品,其中佛造像精品131件,分为邺城概貌、玉石梵像、邺都样式和佛韵至美四个部分,从造像环境、造像本体特色、地域时代风格及造像艺术来展示佛造像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主要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东魏北齐时期,伴随都城境域的扩大,邺南城外围还形成了阔达100平方公里的外郭区。这里西凭太行,傍临漳水,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是华北平原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三国曹魏时筑邺北城为王都,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先后定都于此,北朝晚期的东魏和北齐在北城南侧新建邺南城。自公元3世纪起,邺城一度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长达370余年。临漳古时称“邺”,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以“三国胜地,六朝古都”享誉中外。

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到汉晋时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以致到后赵时期邺城佛教初盛,至东魏、北齐时邺城佛教大盛。据史料记载,当时全国寺庙三万多所,僧尼约二百万人,仅邺城就有寺庙四千所,僧众八万人,自此邺城成为了北方佛教的中心。伴随着佛教本土化的进程,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的样式处于不断发展和嬗变之中。

邺城佛教造像紧跟佛教造像艺术本土化的脚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国佛教造像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代表性特征都曾在这里呈现,还出现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龙树背屏”造像,展示出多元文化交融下邺城佛教造像艺术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