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为民 打造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2021年11月的一个上午,涪陵区中医院脑病科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仅仅是涪陵区中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患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涪陵区中医院在全区率先开展医养结合,以康复、理疗等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致力于打造重庆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渝东南中医医、教、研中心。涪陵区中医院在2020年8月正式申报“防治卒中中心”,并通过资质审核。
Date: 2022-08-22 09:08:23 | View: 81

济世为民 打造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2021年11月的一个上午,涪陵区中医院脑病科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进医院时全身都没力气,多亏了医生们帮我治好了病!”患者名叫高泽英,今年57岁,其家属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送到了脑病科医生的手里。该病人被送进医院时,患有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疼痛难忍。脑病科医生们采用中医特色治疗药线灸的方法,成功帮助她战胜难题,祛除病痛。涪陵区中医院始建于1952年8月,是一家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现为重庆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重庆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中医制药仿铜雕塑

长期以来,医院秉承“精诚济世,创新发展”的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特色中医制剂、特色专科建设方面独具一格。近年来,涪陵区中医院在全区率先开展医养结合,以康复、理疗等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致力于打造重庆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渝东南中医医、教、研中心。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畸形、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号脉的古代中医铜雕

为缓解老年人病痛,涪陵区中医院李滨主任中医师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医院采用熏蒸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数百例,发现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此外,涪陵区中医院也延续了小针刀疗法、小夹板技术、射频消融、一指禅推拿、针灸以及低频治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充分发挥出中医学简、便、验、廉的优势,为民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中医特色服务。

涪陵区中医院脑病科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也是医院救、治、康、防为一体,中西并重的特色专科。目前,脑病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对在时间窗内的脑梗死病人,先予以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治疗手段,以减少该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担,同时予以患者二级预防方案,以减少该病的复发率。中医方面包含中药治疗及理疗,理疗包括针刺、推拿按摩、耳针以及低频、中频、脑电等现代理疗。

目前,缺血性卒中有高致残性、高致死性、高复发性等特点,是我国死亡病人的第一死亡原因。涪陵区中医院在2020年8月正式申报“防治卒中中心”,并通过资质审核。卒中绿色通道是卒中中心建设关键,因此脑病科设立7*24小时专人负责卒中绿色通道的运行,大大提升了脑卒中的溶栓率、有效率,同时减少致死、致残率。一是准备血管内介入的诊疗工作,血管内介入包括脑血管造影、脑血管支架植入、球囊扩张以及动脉取栓等治疗。

目前脑病科中医治疗开展率大概在80%左右,以后争取提至90%-100%。”涪陵区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经过几代人的积极推进,目前已形成国家级、市级、区级、院级4个层次。国家特色专科2个,市特色专科1个,区级重点专科2个。“在涪陵全区117万总人口里,老年人群占比20%,是一个庞大的健康消费群体,现有的医养结合情况形势严峻,在市场需求不能为现有条件所满足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有至少一家公益性质的高水准公立医院引领全区医养结合事业健康发展。“2020年,涪陵区中医院联合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共同修建一个集医、药、养生、展览于一体的养生公园,拟于2023年完成。

在养生公园建设上,我们规划有中医学人像雕塑、中药种植区域、运动步道、食疗屏展示以及综合展览区域。患者就医后可以在公园散步,欣赏风景就能对中医药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明年1月,涪陵区中医院将与四川省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协力建设智能煎药中心,为辖区群众提供配备中药饮片代煎服务,让患者更安心、更满意。”“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庆市医养结合康养中心预计推迟在2023年修建完成,其地理位置优越,面朝涪陵区中医院,背靠拟修建的养生公园。

重庆市医养结合康养中心的出现,不仅开创全区公立医院医养结合的典范,也为规范其它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工作提供参考,甚至可以引领全市医养结合模式正常、有序、良性的发展,在满足失能、患病老人的医疗需求时后劲有力。涪陵区中医院的使命,就是要全面增进群众的健康福祉,办人民满意的中医院,助力全市中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