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玄宗开元初年,贵州僧人海通和尚,在四川嘉州凌云山下,面对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而成的滚滚巨浪发愿创建“乐山大佛”,中国雕塑史上的伟大创举揭开了序幕。佛像动工後,郡吏勒索营造经费,激起了海通和尚的无比愤怒,他正言道:“尝试将来”,海通大义凛然,抽出短刀,自剜其目,捧盘致之。这惊心动魄的壮举,使郡吏无颜自容,而海通和尚“惟克果断,乃罔後艰”的凌云之志,在中国雕塑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九十年後,乐山大佛终於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始告竣工。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1200年以来,这个世界之最竟没有改写。佛教在它传播的早期并没有造像活动,印度孔雀王朝传至阿育王时代,各地修建的佛教石柱、石刻上以法轮等物象征佛陀。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佛像是印度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期在钱币上铸造的佛陀立像。这尊穿着希腊服饰的佛陀像,同时也是著名的“踺陀罗艺术”的代表作。

亚历山大东征印度,把希腊艺术带到东方,佛教艺术受其影响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具体表现。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於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①但此事《史记》及《汉书》均无记载,而且连印度此时也还没有出现雕刻佛像之事,所以此处的“金人”可能不是佛像。而後,汉明帝派蔡谙、秦京於永平年间到印度取回《四十二章经》及释迦立像,“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

中国现行最早的佛像,根据现有的资料为四川乐山麻壕享堂上的高浮雕佛像。这件高37的浮雕,大约是东汉顺帝永和年的遗存,它与前述迦腻色迦铸币上的佛像创作年代相差不多。此外,四川彭山东汉墓中出土的摇钱树上的一佛二菩萨像,则是最确切无疑的佛像。因此有人注意到中印缅甸道在佛教传播史上的重要性,因为这条路是由四川往云南永昌沿南底河到缅甸八莫,至印度的阿萨姆、马土腊等地区,已有不少材料表明这条路上的经济、文化、宗教的交流。

相传大邑雾中山开化寺为永平十六年印度高僧叶摩腾与竺法兰兴建。四川陴县法定寺建於永平期间,成都万佛寺建於东汉延熹年间,还有三国时四川译的佛经《首楞严经》、《普曜经》等。②东汉末年,黄河流域战乱不止,交通阻塞,四川成为由凉州去西域、南经云南通印度、东去荆襄和建康的交通枢纽。当时,成都佛事极盛,造像活动兴旺,延至唐代,其水平和工艺已达高峰。四川乐山不仅发现了最早的佛像,而且开凿了“乐川大佛”,把四川佛像雕塑艺术推上了一个高峰。

而四川石刻造像之多、之大、之精,在全国范围内足可与甘肃、山西相比。唐末天下大乱,加之武宗和後周灭法,北方一带寺院受到破坏,造像活动日渐衰微,而四川遭受的影响较小,凿崖造像活动从北宋初到明代末延续不断,其中以大足和安岳两地更为突出,北宋元丰八年开凿荣县大佛,它高达36.67米,被称为“蜀中第二大佛”。北宋靖康年间,又开凿了高达27米的潼南大佛,延至明代万历年间在四川江津开凿了高23.3米的石门大佛,这是全国范围内仅存的宋明两代开凿的巨型佛像,而且全部集中在四川。

约在公元90年至147年,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开凿,这可能是在中国境内开凿的第一个佛教窟龛。随着贵霜王国的骆驼商队,佛教艺术在西域播散,当时由印度到西域都是沿着塔克拉马干沙漠的南北缘,最後在敦煌会合。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一般全都以玉门关和阳关作为划分古代西域和内地的显要分界线。而敦煌扼居玉门关、阳关两座关隘,西通葱岭,东接河西走廊,是古代中西交通的重要吐纳口。

有意思的是,他们二人都是从东边来的和尚,一个“西游至此”一个“从东届次”,联想到在四川等地发现的佛像,它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路线是多样化的。公元386年武威天梯山石窟开凿,公元400年酒泉文殊山千佛洞开凿,以及张掖马蹄寺开凿。中国现存的20座15米以上的大佛中,甘肃境内竟占7座。除去台湾、香港、西藏在现代创制的大佛外,这个比例更高。而又以甘肃武山拉梢寺大佛崖的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雕塑年代为最先。

”而河西走廊以甘肃凉州为中心的北凉素重佛教,沮渠蒙逊时期凉州佛教艺术臻於盛期,至到北魏太延五年太武帝灭北凉,“凉州平,沙门佛事皆俱东,像教弥增。但是,河西地区仍是佛教艺术的一个中心范缜在《神灭论》中说:”如云岗石窟,几乎耗费了全国的财力,现行主要洞窟,大多是文成帝和平年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之三十年间开凿的,这近千多个龛窟,五万多个造像,渍透着无数人的血汗,凝聚著他们多少苦难啊!”魏晋南北朝时,除规模宏大的云岗石窟雕凿了高达十馀米的大佛外,基本以小型石窟为主,而河南凌县大侣山高达27米的大佛则可能是北魏时期雕凿的最高的佛像。

从汉末大乱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这将近四百多年的时间正是佛教大规模发展时期。在唐王朝统治中国期间,开明和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全国现存二十座15米以上的大佛有九座为唐代开凿,它反映了唐代经济实力的强大。唐贞观二年陕西彬州雕凿庆寿寺大佛,它是唐代开凿的第一座高20米以上的大佛。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改国号为“周”,这位“素多智计,兼涉文史”的“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建明堂、造天枢、铸九鼎、大崇佛教,明令公布“释教宜在道教之上”,不惜劳民伤财,大规模地开石窟、造大像,其目的是为她自己歌功颂德、树碑立传。

“唐咸亨三年壬申之岁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毕功”的龙门奉先寺大卢舍那佛像,被称为中国佛教造像史上最杰出的作品。这是继云岗石窟“昙曜五窟”後由皇家主持营造的又一尊大佛。佛教初传入汉地,沙门原不跪帝王,只是双手合十表示敬意。这个法果改变以前“沙门不礼佛”的习惯,带头礼拜皇帝,《魏书.释老志》记载:“初,法果每言,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逐常礼拜。
”北魏兴光元年在京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迦像五各长一丈六尺。因此,云岗现存主要大窟都是为北魏皇帝开凿的,而且文成帝“诏有司为像,令如帝身。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作为统治百姓的精神工具之用心极其鲜明。“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徵,故则天革命称周。”她为加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开凿,“助捐脂粉钱二万贯”,并亲自主持“开光仪式”这是因为她以佛自居,利用佛教作登帝位的舆论工具,据说大卢舍那佛就是以武则天的形象而开凿的。
但是,中国二十米以上的大佛,基本上是以僧人发愿创造,地方官吏支持,民众信徒捐资创建的,这是这些大佛得以雕凿成功的主要原因。除云岗大佛与龙门大佛外,根据现有的资料,还找不出皇家直接参与的材料,而且这些大佛都远离京城。北魏迁都洛阳开凿宾阳三洞用了24年时间,花去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个工还尚未完工,试想这些大佛要耗资多少人力物力,这也使我们深深感叹宗教信仰的力量。中国的巨型佛像绝大多数都是弥勒造像,在16座20米以上的大佛中竟占了10座。
中国从两晋就开始流行弥勒的信仰,到十六国时期弥勒信仰的主要经典都有翻译。云岗石窟第一期工程中就即以三世佛和交脚弥勒为主像,而弥勒则是未来佛。“弥勒生於婆罗门家庭,後成为释迦佛的弟子,先於释迦入灭,上生於兜率天宫。释迦灭度後,经四千岁,当下生人间,於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教化解脱众生。若皈依三宝、诚心向上,就可往生弥勒净土世界,“除却百亿生死之罪”。下生是指弥勒降生人世成佛,从此“天下太平,毒气消除,雨润和适,五谷滋茂,树木长大。
”武则天就以弥勒自居,而且弥勒也经常被历代农民起义作为建立“新世界”的号召。从北魏延昌四年冀州僧人法庆率众起义到近代的白莲教起义,都以弥勒作为号召力量,倡导“新佛出世,除去众魔。”直到唐以後,弥勒信仰日渐衰落,而西方阿弥陀佛信仰日益兴盛,各地造像以阿弥陀佛为主。在他下生人间成佛前又称为弥勒菩萨,因此,在早期大多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
敦煌、云岗在十六国时期的弥勒大多作此状,云岗石窟十七窟中正中的主像就是一尊交脚弥勒佛。後由於流行弥勒下生的信仰,弥勒菩萨便穿上了佛装,成为“倚坐弥勒”。中国许多巨型佛像都是倚坐弥勒,其中以乐山大佛为代表。自西方阿弥陀佛信仰兴起後,倚坐弥勒被大肚弥勒替代,其他位也由主佛位移至天王殿内。这是由於五代以後,一名叫契此的和尚自称为弥勒化身,因此弥勒成了他的形象。史载他“形裁猥绥,蹙额翻腹,出语无定,随处偃卧,常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物尽贮袋中…
弥勒由菩萨到佛,由主佛位转移到天王殿内,成为一个“笑纳天下游客,喜迎四方僧众”的喜剧人物,反映出“佛由人造,法由我定”的信仰规律。在佛教造像史上,唯一能与中国巨型佛像相比的,是阿富汗中部巴米城北的巴米羊大佛可惜已不复存在。当年,唐代玄奘和尚曾到过此地,见东西两座大佛“金色晃曜,宝饰焕烂。巴米羊西大佛高55米,具有强烈的印度古典风格,有人称之为後期踺陀罗艺术。东大佛高37米,距西大佛不到一公里,其风格明显受到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大佛的制作年代,约在四至五世纪。
著名的日本镰仓大佛高约14米,这尊在1252年铸成的大铜佛比起在宋开宝七年河北正定铸成的高达22米的千手千眼观音也在高度和时间上略逊一筹。现代巨型佛像的雕塑以中国为主,西藏扎什伦布寺1914年铸成的高达26.2米的鎏金大铜佛,堪称世界上最豪华的雕塑。但1990年铸就的香港天坛大铜佛,以比扎什伦布大佛高出0.2米的高度夺取了这个世界之最。同时,台湾高雄的佛光山大佛,以36.30米的高度,占据了现代佛像塑造高度之冠。埃及的司芬克斯高达20米,它建造於公元前2550年,是当今世界留存的最古老的巨型雕像。
现今世界上最高的雕像为前苏联伏尔加格勒的《祖国》纪念碑,它高达81米,比美国自由女神像还高出35米。另外,巴西科尔瓦多山顶上的《赎罪者基督》高38米,是西半球最高的宗教雕塑。秦始皇兵马俑与汉霍去病墓上的雕塑给艺术史留下了佛法浸染前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但中国雕塑自魏晋以降被佛教艺术一统天下的事实,不由人试想如果没有佛教艺术的传入,中国的雕塑究竟会以怎样的面目自立於世界雕塑之林!但是,历史毕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人终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勇气、毅力和天才投入到佛教艺术之中。
翻开中国雕塑史,那千万尊佛像独霸天下的事实,使我们在自豪中难免留下深深的遗憾。中国雕塑自魏晋以降最伟大的创造是佛像——一个来自异国却被中国化了的偶像,成了中国本土的精神象徵。那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伏羲神农、尧舜大禹仅留在画像砖石和传说之中,中国人没有能把他们的形象雕刻在巨石上!愤而不平的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试图把老子的形象凌驾在佛陀之上,“老子化胡”之争中,竟屡遭中国帝王的贬抑,从北魏孝明帝将宣扬“老子化胡”的姜斌发配,到元世祖诏令将《老子化胡经》列在焚毁之首,老子终也未能与“胡佛”并立,泉州老君岩5.1米高的老子大像终成孤影。
与释加牟尼同代的孔子,虽自汉代被人尊为封建文化的正统,而配享千年,尊为“至圣先师”,但是也没能在中国的巨石上留下他的雕象。把真正象徵中国民族精神的巨像,竖立在中国的士地上,我想,这是现代中国雕塑家们的梦想,每个炎黄子孙会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