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传统建筑门前,无论是各地的王府、衙署、宅第、陵墓等等我们都能见到一对石狮子的身影,它们伫立于门外两边,雄狮居左,雌狮居右,侧首蹲坐,凌厉地注视着前方过往的每一个人,俨然威震八方的守门神。一般而言,石狮子的形象特征都是昂首挺胸、鬣毛涡卷,它们张口露齿、目光炯炯逼人,其雄风震宇的神态像极了真正的丛林里的百兽之王。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将这威风的石狮子放在家门口,有什么讲究呢?另外,细心的朋友们甚至还好奇,狮子嘴里的石球,是怎么放进去的?中国本土并没有狮子,历史上狮子主要分布于非洲、欧洲东南部和亚洲,但亚洲东部不产狮子,而是集中在南亚和西亚。
古人认识的狮子,最早应该是从龙九子之一的“狻猊”开始的。上古书籍《穆天子传》中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巡游西域一事,其中提到有“狻猊野马走五百里”。“狻猊,师子也”,如此可推断,在距今3000年前的周穆王时期,古人便有了“狮子”的概念,只是他们对标的动物是狻猊。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地的友好关系,原为“殊方异物”的狮子才正式被中国人所认知。到了汉章帝时期,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在此之前,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而自西域的金毛狮子进贡给大汉之后,人们才深切的意识到原来神话传说中的龙九子“狻猊”,原来是有对应原型的,就是这头金毛狮子。
狮子何时以雕塑的形式成为看守门户的吉祥物,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已不可考。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狮子在中国古代受到了极高的礼遇,这一点和它的“寓意”密不可分。不仅可以彰显自身权位,也可以正视听,压倒弄虚作假,弄虚作假之辈。寺庙前摆放石狮子,并不是单纯的信仰坐标,更重要的原因,是意在告诫人们,要活出生命的勇敢,活出生活的智慧光明。
一般来说,无论是政要部门、还是寺院门前,石狮子都是一雌一雄,成双成对出现的,雄狮在左,雌狮在右,这与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暗相契合。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雌雄两只狮子姿势虽然同为蹲坐状,但是却又有所分别,这也是分辨石狮雌雄的另外一方法:雄狮一般右前爪虚掌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代表威严;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代表慈悲。细心的朋友可能还会注意到,雌雄两只石狮子,在他们的嘴里都含有一个石球,这个石球不大不小,既不能取出,也不能掉出来。
从前有个地方妖魔肆虐,一位年轻人为救民于水火,曾祈求于神仙。一日,神仙受年轻人诚心感化,给了他一颗石球,并告诉他妖魔再次来袭的时候只要将石球含在嘴里,便会幻化成一个巨大的狮子保护他们。年轻人听从了仙人,果然保护了整个村庄,之后年轻人去世后,小村庄再次遭受妖魔肆虐。最后村里最有威望的族长建议,雕塑一头嘴中含有石球的石狮子,于是便有了门前立“石狮子”习俗。如今,很多人好奇石球如何放进石狮子的嘴中,其实正是聪明的古人,使用一个操作及其繁杂的雕刻技术,镂空雕刻。
石狮子打造的时候他们会在口中留一部分石料,然后将石料打磨成一颗圆球,再将圆球和嘴巴侧面分离,圆球的大小刚好可以在嘴里滚动,却不能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