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是人类共通的精神语言,不分国籍、性別、年龄,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自身观点解读艺术创作的轨迹,日本艺术家大西康明的作品尤其如此,他经常使用日常中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如:透明薄膜、胶水、线等材料来完成大型艺术装置,以此表达的概念,其知名创作包含、、《时间の沟》等等,亦曾参与过和,极简风格让观者得以静心沉浸在艺术品的空间之中,感知其中的平静与禅意。来自日本大阪的艺术家大西康明因其擅于在可视化装置中使用不起眼的透明材料妆点而闻名,并曾于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在空间艺术雕塑领域潜心钻研了15年。早期希腊哲学家便为这一切变化寻找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

大西康明的作品里,拥有浓厚的意象,沒有五彩斑斓的颜料和繁复华丽的装饰,仅以塑胶薄膜、胶水、树枝和线等物料来描绘雏形,偶尔辅以日常生活的物件,如书本、花瓶、车子等,完成一件件极简却充满无限想像空间的艺术创作。解析大西康明的理念然而,大西康明作品中的究竟是什么?土制成的器皿,因为有了器皿的部份,才有了器皿装东西的作用,房屋因有了內部空下來的地方,才赋予人们居住的功能;相同的,大西康明的创作给了观者空间,却不把话说死,让观众在的部分发挥想像的作用,他曾在访问中提到,透过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展览,发现每个观众对虛无的想像都非常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大西康明的作品总能让人恣意的沉浸其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监制。

大西康明的作品通常会依照展场空间量身订做,根据场域大小、背景颜色、整体氛围来做设计,因此,这些作品就像与天花板、墙面、地面融为一体般,自然而毫无违和感。其中一件2012年曾在美国休斯顿展出的知名创作,外观是一座看似漂浮在空中的巨大山丘,运用半透明塑胶薄膜制造出犹如波浪般高低起伏的线条,黑色热熔胶则一丝一丝的与天花板垂直紧密相连,徜徉在其中彷彿走进洞穴一般,让人宁静的感受空间帶来的迴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称建筑为人类抵抗沸沸扬扬的遮蔽物。

《时间の沟》是大西康明2020年在岐阜县清流艺术节展演的作品,只见一条又一条的胶水线从屋顶连接到地面,覆盖着多件日常用品,例如:花瓶、碗盘、酒杯、书本等,乍看之下就像物件上堆满了厚重的灰尘,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也引发观者回想自己珍藏的东西以及关于那些物件的故事,冻结时间,沉浸在一段只属于自己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