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是饮用水源,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出手”


Date: 2022-08-26 13:09:39 | View: 65

千年前是饮用水源,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出手”

喷泉并不是现代文明的成果,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伴随不同地域文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特点。如今,喷泉不再是居民打水的地方,而是发展成为城市景观和地标。“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现在主要指人工设计建造的具有使用或景观功能的喷水设备。而且,在欧洲文化中,喷泉具有很高的地位,是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如世界文化遗产中久负盛名的凡尔赛宫,后花园里大大小小的喷泉达1400多个。根据史学家的研究,虽然如今的喷泉大多数是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但早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前,喷泉并不只是一种装饰物,而是唯一能够稳定提供可靠淡水的方式,是古欧洲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因此在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不锈钢流水喷泉雕塑

而且,最早还用于祭祀、祷告和纪念活动,两相结合,促使喷泉在欧洲建筑史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无论古今,喷泉在欧洲都是“公共生活”的代表,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深究起来,在古代,有喷泉的地方也说明该地区人丁兴旺、实力雄厚。因为城市中如果不能拥有可靠持久的水源,任何部落都无法长期存活,所以天然的泉眼或裸露的暗河就成了人们的首选。

小区景观大理石喷泉石雕

最早的人类多群聚于河岸附近,随着人口增加,不得不迁居到广阔的平原地区。这时,他们必须先学会如何转移和控制水流,将水引向聚居区腹地。考古学者发现的世界上第一条沟渠是距今6000多年前在古波斯境内的一条地下管道,作用是将水源引至地势低洼的村庄里。公元前2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学会建造堰,向沟渠中分流河水。同时,古希腊人用石头沟槽和陶土管道组建了迷宫一样的管道系统,将雨水导入蓄水池,并且补充附近的地下水储量。

公园不锈钢喷泉雕塑

目前的研究显示,最早在居住地建造喷泉的是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里亚人,他们建造的小型喷泉就地取水,让泉水源源不断地从石孔中喷涌而出,而且他们还发明了城市排水系统,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古人逐渐完善着修渠、建坝以及开凿运河的技术。最早的大规模人工建造的喷泉始自古罗马时期,公元四世纪时就有1200处。古代喷泉多利用既有水源改造形成,与其他沿河流发展起来的文明古国不同,罗马人不是被动地迎合地形,而是开创性地修建了高架水渠。最早的一条建于公元前312年,总长度约15公里,可以把附近水源引入城市。

晚霞红欧式流水喷泉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人们在罗马附近又修筑了十多个类似的高架水渠,长度从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专家认为,被称为“七丘之城”的罗马建立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山岗上,水源主要依靠附近的山泉、湖泊和河流,运水不便。随着人口需水量的增大,必须将贮存在城市周围的水源送入罗马城,并储存在城市中的高架水箱里。城市里分布着用石头、木头、陶土、皮革和金属材料铺建的管道,水就通过这些管道输送到喷泉中。

不锈钢喷泉雕塑2

这些沟渠中的水压来自于重力,而水流强度取决于管道两端的落差。高架水箱和水渠中的水经过斜坡产生了高压水流,可以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制造出喷泉的效果,供人们排队取水的开敞空间就形成了以喷泉为主题的广场。直至今日,罗马城中仍保留着大大小小喷泉3000余座,古罗马时期的引水管道古迹依然留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开始重建作为公共建筑的喷泉,主要作为雕塑和装饰品,这一时期的喷泉多与雕像、柱饰、水池等结合造景,如意大利伊斯特别墅的“百泉步道”和莱恩脱的喷泉水渠以及埃斯特庄园“猫头鹰和小鸟”喷泉等都极具影响力。

公园不锈钢环水景喷泉景观雕塑

特别是在罗马,人们对物品装饰功能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实用功能。在建筑物里放置喷泉成为时尚,甚至连达·芬奇也曾参与过喷泉的设计。在这种氛围下,罗马便成为了著名的“喷泉之都”,目前罗马街头那一大批优美的喷泉主要是15到18世纪兴建的。在17至18世纪,喷泉在欧洲盛极一时,如法国的太阳神喷泉、德国的大瀑布喷泉等都是当时的翘楚。在整个欧洲,以海神为主题的喷泉非常多,仅在意大利被称为“海神喷泉”的就有六座。其实,在工业革命早期,急速扩张的大城市也曾拓展新的供水渠道,以供新增人口取水。

大理石三层喷泉公园石雕

18世纪末,伦敦的淡水曾经由三家水务公司从泰晤士河中人工汲取,再转运贩售到居民区。但这种方式极易污染水质,并几次爆发出大范围传染病。吸取教训后,伦敦市政府重新启用了古老的喷泉供水方式,在人口稠密地区先后修建了数百座路边喷泉,水流来自埋入地下的饮水管道,最终都通向了泰晤士河。这些供水喷泉极受欢迎,第一座喷泉投放使用当日,便有近万人次前来取水。1860年后的五年内,伦敦又投入巨资修建了城市发展史上最早的污水排放系统。

玻璃钢水龙头喷泉

由于当时尚无处理污水的理念,因此城市污水统一排入地下排水管中,最后集中排放到一块废弃土地。用了电泵的喷泉,就像脱缰野马,大量水体可喷薄而出,喷射高度和造型设计有了更多发挥余地。此时起,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喷泉的喷高和造型等,而不再是饮水场地。电力革命之后的设计师开始尝试在喷泉水景中增加电力照明,为夜幕增添一抹亮色。189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设计师们展示了第一座电力喷泉——哥伦布纪念喷泉。

大型景观欧式喷泉石雕

喷泉中间被雕刻成轮船的造型,巨大的水池周围摆放着美人鱼和精灵的雕像。船的旁边排列着300个间歇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50米。夜晚,五颜六色的灯光在水柱间闪烁,在水雾中浮现出若隐若现的彩虹。哥伦布纪念喷泉是第一个将彩色照明应用在喷泉中的设计,填补了夜景的空白。这种变化迎合了工业时代人们的新生活方式,喷泉设计也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个有力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音乐喷泉的兴起,不仅是光影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而且还是听觉上的一大满足。

别墅庭院吉祥招财石雕鱼喷泉雕塑

1930年,一名德国人首先提出音乐喷泉的概念,但只在百货商店和餐馆前建起小型喷泉。直至1952年西柏林工业展览上,一个美国人看到音乐喷泉的表演,并将其带回纽约电台音乐会堂。一年后,音乐喷泉在美国首演,大获成功,此后音乐喷泉走向全世界。简单地说,音乐喷泉就是利用播放或现场演奏音乐作为控制信号,控制设备根据这些信号的变化,改变喷嘴、电泵和灯光。

一座好的音乐喷泉,会成为城市中极具影响力的观赏景点或者地标。日本的“会跳舞的喷泉”、美国的“华尔兹舞喷泉”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水花能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格里芬湖喷泉、迪拜水上喷泉、西雅图公园喷泉等,配合《蓝色狂想曲》《交响曲》等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喷泉景观。但美则美矣,也有专家提出,完全依赖电力产生水景效果的音乐喷泉实在是耗能高、耗水多、占地大的产物。有人算过一笔账,除了修建时主体工程上百万元的耗资外,开放后每半小时就消耗千度电左右。如加尔各答的欢乐喷泉,这是1991年加尔各答供电公司修建的一座位于迈丹公园的音乐喷泉,没想到,建成没多久就受到批评和谴责,原因是这座印度城市正因限电而陷入混乱,众多贫民无法照明更不用说玩乐,而供电公司此时竟敢如此浪费,于是喷泉很快被关闭并废弃了。

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水源形式是开采地下水,有时直接在山泉附近修建蓄水设施,如华清池。极少见有千里迢迢地从山中引水入城的,因此喷泉史比西方短暂。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是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修建于圆明园西洋楼前的三座喷泉建筑群,分别称作“谐奇趣”“大水法”和“海晏堂”。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仍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手法。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棠形状的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

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前下方有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侧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可以一齐喷水。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启,犹如山洪暴发,壮观程度可想而知。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圆明园最大的欧式园林景观,建于乾隆二十四年。

海晏堂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海晏堂后楼为“工”字形平台楼,楼南楼北各有小型喷泉池,这里也是附近各喷泉群的供水楼。楼东西两头为提水用的水车房,中段用砖石砌成高台,高台上修有贮水池,供应周围喷泉用水。

贮水池周围用锡板包严,防止渗漏,故称“锡海”,能储水180余吨。贮水时用“龙尾车”向上输送至“锡海”,然后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经过铜管流向喷泉。可惜的是,引水装置“龙尾车”技艺在蒋友仁病逝后未能传世,使得人工喷泉景观在我国只是昙花一现,失去了在当时更广泛传播的机会。伴着美妙的音乐,喷泉水柱在各色灯光的映衬下,时高时低,或交叉摇曳,或直冲云霄,带给市民水秀灯光下的视觉盛宴。现在,越来越多的喷泉公司开始注重喷泉效果的艺术感。

2017年,中科水景公司认为杭州夜游景点西湖音乐喷泉,涉嫌剽窃了青岛世园会音乐喷泉的喷射效果,故而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告上法庭。二审法院作了详细论证,认为“设计师通过对喷泉水型、灯光及色彩的变化与音乐情感结合的独特取舍、选择、安排,在音乐高亢时呈现出艳丽的色彩与高喷的水柱,在音乐舒缓时呈现出柔和的光点与缓和的摆动,柔美与高亢交相呼应,使观赏者能够感受到完全不同于简单的喷泉喷射效果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独创性…

因此,涉案音乐喷泉喷射效果的呈现符合《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作品的一般构成要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范畴。对于类似的智力成果,在国外通过版权法保护并不鲜见。如法国埃菲尔铁塔,到了晚上就亮起了五颜六色的灯光,非常炫目。然而,如果此时游客拍下夜景另作他用,就可能面临法国法律的规制。这是因为构成这道美丽夜景一部分的灯光设计,在法国受到版权保护。

法国知识产权法典中规定,受保护的作品类别中,包括视听作品。而视听作品,是指“有声或者无声的电影作品以及其他由连续画面组成的作品”。因此,在法国,音乐喷泉可以被视为“视听作品”而受到保护。德国规定,受保护的作品包括“科学、技术种类的各类表现,如绘图、设计图、地图、草图、表格和立体表现”。而音乐喷泉正是属于在特定技术支持下的一种音乐背景下水流的“立体表现”。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