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黄玉之珍贵,可见一斑。此观音像以整块上等黄玉圆雕而成,黄玉颜色为正黄色,不偏灰,也不泛绿,且玉质细腻,油性佳美,为黄玉之上品。观音为坐像,法相和熙,双目下视,唇角含笑,身着曳地襦裙,轻柔飘逸,垂坠自然;此尊观音由黄玉雕就,用料富足,体量尤为震撼,造型大气沉稳,是当代玉雕中较为罕见的黄玉观音摆件。观音法相圆润,双目低垂,神态柔和静穆,头戴花叶宝冠,颈脖及上胸袒露,胸前横贯一串莲花璎珞。

身着宽袖长袍,胸部正中衣带交结,圆肩修身,右手持念珠,左手持莲花,衣纹简明丰满,折迭密集流畅,衣裳下摆翻卷边角起,若迎风飘拂,有“吴带当风”之势。观音神情端庄娴雅,流露出恬淡宁静与聪慧的神态,好似俯看尘世众生,塑造出无可挑剔的静穆之美。整体雍容华贵,精美异常,且用料颇巨,实为罕见,为同时期黄玉观音之鸿篇巨制,可谓气势撼人。观音作为佛教文化最为普及的元素之一,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以其形象为题材的艺术品从古至今长盛不衰,此作品将佛教文化与世俗的工艺技术相结合,选料上乘,雕琢刀工精湛,化刚为柔,为少见的黄玉观音圆雕作品。

通观整器,雕工精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抛光均匀洁净,十分难得。立体雕刻观音坐像,观音面容慈祥,收执如意,肌肤丰润,内藴沈静,端庄典雅,整体造型脱俗悠然,超象度外。轮廓、衣褶、手势的每一刀线条在流畅中不失法度,在飘逸中更显功力。随着和田玉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玉料的日益稀缺,一些用料佳美、工艺精湛的玉雕摆件应该受到藏家重视,其历史地位与市场价值值得关注。和田玉质腻色洁、温润内蕴,坚韧莹亮,象征物质世界顶峰。

而佛教经过不断传扬光大,成为宗教界,也是精神层面的象征。在玉文化中,人们对于和田玉寄托了许多的憧憬和美好愿望,比如如平安吉祥、辟邪消灾、招财进宝、身体健康等比较朴实的愿望。而佛文化同样体现着人们寻求解脱,寻找幸福安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实无论是哪种佛系,都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向往,而喜爱佛系的“佛系玩玉人”或是傲然,或是淡冷,然而如和田玉一般,他们外有清冷无色,内则温润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