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30年,也不回到唐朝?


Date: 2022-08-27 13:53:50 | View: 78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30年,也不回到唐朝?

在这之前,吐蕃仅仅是青藏高原上的多个政权之一,位于山南。在松赞干布的祖父和父亲朗日论赞两代人的努力之下,吐蕃在形式上统一了西藏。公元633年,松赞干布迁都逻些,也就是今天的拉萨。而后,松赞干布征服了今青海南部的苏毗,并开始对藏疆交界的羊同用兵。公元630年,唐帝国打败突厥颉利可汗,成为东亚霸主;633年,唐败吐谷浑,扶持亲唐的伏顺上位,吐谷浑臣服;松赞干布得知后很生气,便向东打败了吐谷浑,并在638年攻打唐境松州。接见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往长安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大型玻璃钢彩绘寺庙三宝佛雕塑

然而,唐军主将侯君集和执失思力还没到,吐蕃军就被唐将牛进达打败。而另一方面,唐帝国无意开拓青藏高原腹地,但也同样意识到,统一后的吐蕃并不是可以轻易拿捏的角色,决定还是联姻笼络。事实上,这种可能性不大,而此举反应的更多的是,松赞干布对大唐赐婚及文成公主随行带来的农业技术、大唐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尊崇和仰慕。修筑逻些城和布达拉宫或许未必并不只因文成公主的到来,更多的是迁都后的必然之举。松赞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就有了六个老婆。

不锈钢广场抽象雕塑

但与以往的和亲不同,松赞干布本人及吐蕃政治高层,的确是真心以这次联姻为荣。为防止汉室后裔掌控其国,汉公主的后代也往往受到本土贵族的排挤。解忧公主晚年其子孙多死于政治斗争之中,王昭君的后人也无缘匈奴单于,就是明证。但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马上就为其加冕、并册封为赞蒙,文成公主死后还与松赞干布一起受到吐蕃的国家祭祀。)在见到送亲使团之时,松赞干布见唐服华美,自觉相形见绌,回到吐蕃后,便自己带头穿丝绸衣物,向妻子学习大唐风俗,还派子弟前往长安学习儒家《诗》《书》。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玻璃钢卖臭豆腐的人物雕塑

迎娶文成公主之后,松赞干布对唐廷也表现得十分恭敬。如果说修筑逻些城更多是政治考量,遣使求学是文化改革的举措,那么变服饰、禁赭面、贺胜吊丧便多少有几分对文成公主的宠爱在内了。细君公主和亲乌孙之后,多次请求归国不允,不久便香消玉殒;解忧公主晚年,目睹子孙一个个死于政治斗争,也上书归国,终于成功;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死后,也曾上书归国,同样被汉廷拒绝。这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匈奴、乌孙等都是文明程度很低的部落制国家,有收继婚的风俗,这是一件极其羞耻的事情,很难为汉人-特别是女性-所接受。为什么十世班禅要你们画松赞干布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祖孙三人拔萝卜铜雕

比如解忧公主先后嫁给了乌孙昆弥军须靡、其弟翁归靡、其子泥靡两代3人,王昭君在呼韩邪死后也先后被其长子复株累单于、次子搜谐若鞮单于收继。或许是在文成公主夫妇的努力之下,受汉文化的影响,吐蕃已经放弃了收继婚的陋俗;或许是因为文成公主是赞蒙,虽有收继婚俗却不会波及到文成公主。唐朝虽是故乡,但在长安,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宗室女子,死后最多被后人称为“李氏”;传说文成公主入藏之时,眼看离家乡越来越远,思乡愈切,想起临行前母亲曾给她一面镜子,告诉她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据说白塔是藏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共同建造。

不锈钢跑步运动人物雕塑112

文成公主看着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自己却要西去,更加悲伤,而被日月山阻挡的一条河流听闻公主的哭声,便立马倒转了方向,这便是倒淌河。历史上的和亲故事有很多,但大多是围绕和亲公主的美貌、以及两国之间的战和,但从未有被和亲者给予和亲公主如此高的地位,更不用说为求亲使编撰一套故事。在广仁寺的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一位叫做绿度母的菩萨。它的前身是供奉在唐朝皇家寺院开元寺中的绿度母菩萨,曾是禄东赞献给唐朝皇帝的礼物。造像年代如与布达拉宫法王洞松赞干布塑像相比是较晚期的作品。

青铜十二星座雕塑

绿度母又称救度母,是藏传佛教十二大度母之首,很多藏蒙百姓或许不知道广仁寺,但却都知道长安有一个曾开口说话、救苦救难的绿度母菩萨。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带走了开元寺正殿的佛像,唐太宗正在思考正殿应该供奉哪座佛像时,绿度母菩萨开口说话了:而对于百姓来说,文成公主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纺织技术、医学成果,让更多人能够吃饱穿暖,少受病痛折磨。松赞干布、宗喀巴等都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人间化身。

仿真雪豹子 户外仿真动物雕塑摆件

所以,文成公主不仅在吐蕃高层受到礼遇和尊重,死后多次得到吐蕃国家祭祀,而且在吐蕃百姓之中也颇受爱戴,死后化身为了藏民心中的菩萨。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