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们都是福州人,是同乡,冰心就出生在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家的老宅,所以现在冰心故居与林觉民故居同为一处宅院。林徽因的丈夫与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是同窗同寝的好友,在国外留学时,两对年轻的恋人曾在法国相会,时值妙龄的两位少女还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生活照,是她们“作为友情的记录”。令人想不到的是,本应惺惺相惜的两位才女,后来竟然结怨成仇。1933年10月,已在文坛成名的冰心写了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她觉得中国的女人特别的守旧,特别的琐碎,特别的小方。由建筑家林徽因总体设计。

又说在我们的太太那“软艳”的客厅里,除了玉树临风的太太,还有一个被改为英文名字的中国女佣和女儿彬彬,另外则云集着科学家陶先生、哲学教授、文学教授,一个“所谓艺术家”名叫柯露西的美国女人,还有一位“白祫临风,天然瘦削”的诗人。此诗人头发光溜溜地两边分着,白净的脸,高高的鼻子,态度潇洒,顾盼含情,是天生的一个“女人的男子”。林徽因饰演女主齐德拉公主。

当时住在北京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周围,聚集了一批中国知识界的精英,如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家张熙若、物理学家周培源、考古学家李济、文化领袖胡适、作家沈从文和萧乾等,还有来自美国的费正清夫妇。这些学者和文化名流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陆续来到梁家,坐论品茗。才思敏捷的林徽因常常是话题的引导者,大家高谈阔论,针砭时事,各抒胸臆。久而久之,形成了上个世纪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时人称之为“太太的客厅”。人们把当时经常光顾林徽因家客厅的社会名流与谢冰心小说中的人物一一对号,立刻明白这篇小说影射的什么。而小说“客厅”中的人物都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与虚幻的色彩,仿佛他们对社会、对爱情、对人对己都有一种颓废的情调,是一股萎缩的浊流。他的大儿媳林徽因曾对孩子说。

“客厅”中的太太,更是被写成了“宛转作态”的交际花,给人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感觉。原来她很乐于邀请人去她家喝茶,煮咖啡,去的主要是燕京大学的同事。女人,一旦心里不平衡,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这种怨妇行为,嫉妒诟病编排她人。林徽因此时正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除了设计工作,还经常和丈夫梁思成野外跋涉,去寻找考察中国古建筑。七年多时间,他们共走了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赵州桥,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这些国宝级的古建筑,都是他们夫妇因发现,才开始被重视并加以保护的。林徽因的母亲不识字没见识、心性促狭暴戾。

他们所经历的艰辛不必赘述,这么做的目的,除了专业学术领域的追求之外,更是因为日寇已加紧侵华的步伐,他们想在日军全面侵华之前为祖国的历史文化遗迹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冰心是有名的长寿老人,活了99岁,抗战时期,冰心大多数日子都生活在大后方重庆,解放战争时期,她去日本教书,直到建国后,1951年才回国,摇身成为爱国人士,文坛祖母,“女版的郭沫若”名至实归。林徽因只活了51岁,二十几岁在东北大学教书时,她就得了肺病,此后,这一顽疾伴随了她一生,直到夺取她的生命。至于林徽因和傅斯年等人抗战以来对冰心的讽议虽然不过是因风生议。

抗战爆发后,林徽因夫妇二人拒绝了日本人加入“大东亚共荣圈”的邀请,开始了流亡生活,甚至把家门口的扬子江当成最后的归宿。抗战胜利后,他们又回到北平,继续他们的古建筑研究,为此倾尽毕生心血。冰心的墓碑雕塑是由我国知名的雕塑家张得蒂所创作,碑上为用汉白玉雕成的冰心夫妇头像。然而在冰心走后13年,其孙吴山却在墓碑上用油漆刷上了“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字。墓地设计的十分古朴、简单、大方,墓碑下方汉白玉石上雕刻的花纹,正是当年林徽因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草图之一,它默默地彰显着林徽因做出的贡献。2007年8月23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建造的林徽因纪念碑,落地于杭州市花港公园西里湖南岸。被邀请到林徽因大名鼎鼎的客厅。

纪念碑为长方形,青铜镂空,上面有林徽因的剪影和她的文字。杭州,以这种特殊的礼遇,邀请出生在这里一代才女魂归故里!行文至此,林徽因与谢冰心二人的格局、情怀已经了然,一个心胸狭隘过分自我影响后代子孙,一个潇洒大气胸怀祖国万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