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曹操八角台遗址公园离开后,我和伴游老师根据行程直接来到了亳州博物馆。博物馆那一侧不是特别好停车,如果开车前往可以考虑停在博物馆的马路对面。门票方面依然是刷身份证免费参观,因到达博物馆已经是下午,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参观,根据我个人爱好,那肯定是直奔银褛玉衣以及墓穴中的“字砖”和出土的各种印了。在展馆门口,立了六位古人的雕像,他们分别是出生于亳州或在亳州有过历史活动或对亳州有特殊贡献的人。因本人才疏学浅且时间有限,就只照曹操老先生一人了。经过几处拐弯,按照浏览顺序,终于来到了本次游览参观的重点——以曹操为主的汉文化展品。

他们分别是曹操曹丕和曹植,看来此处主要讲述的信息是建安文化相关的内容。现在亳州,仍有魏武故里这一处景点,为亳州市级文保单位。在简单了解完曹操的建安文化展和一些曹操相关景点的老照片后,一件带“枕头”的银褛玉衣映入眼帘。可惜的是,在银褛玉衣展台外隔了好远工作人员给栏上了,因此我们无法近距离参观。加上透明略有反光的玻璃罩子,对伴游老师的摄像功底提出考验。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件银褛玉衣和其他的不同之处在于多放了一件“枕头”,如果要是把曹嵩银褛玉衣原有其他的随身陪葬玉质品都拿出来展览,这样观赏性会更高。

根据资料显示,这件玉衣全长为1.88米,是由2464块玉片加上银丝编缀完成的。笔者曾经在商丘博物馆那一篇文章解释过,在汉朝一件玉衣的制作价格大概是当是100户中产阶级全部家产的总和。稍显遗憾的是,商丘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的金缕玉衣都能够超近距离参观,亳州博物馆的银褛玉衣却要“够着”去看,的确心里不是滋味。按理说,在汉朝只有诸侯和大贵族才能享受银褛玉衣的待遇。

但是,因为曹腾墓也出土了玉衣,所以曹嵩的银褛玉衣可能并非曹操因之后地位争取到的。下面,我们要开始简单说一下曹氏家族墓中出土的另一类重要文物,那就是字砖。在出土的字砖中,我们可以根据其文字来了解墓主人的情况,甚至是很多史书中不曾记载的内容。另外,还有些字砖上的文字,是建造墓室的工人自行刻下的。这些内容大多数是用于表示当时的社会显现,吐槽自己的不满。离开博物馆前,我和伴游老师还去了趟二楼的亳博讲堂。

因为我的记忆,完全被上楼梯时旁边的工作人员办公室里面削水萝卜的味道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