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起,“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已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并持续展出,吸引了大量观众前往观摩。6月16日,“国博讲堂”活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民盟盟员吴为山以“雕塑与人文”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阐述了多年来他对雕塑艺术以及对当代中国文化的独到见解。多年来,吴为山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在雕塑创作中的融渗和表现。他曾经提出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的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雕塑的优秀传统,这对人们理解当下中国雕塑的创作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古代道教文化传播过程中。
做人像,是做中国伟大人物的人像,是包含着中国精神的人像。我们正好赶上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机,恰逢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艺术家要为民族和历史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中国那些优秀的传统,如汉唐之风、盛唐之美、楚汉浪漫等,都没有在雕塑教学和创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文学里所表现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不同诗风,都应该在雕塑中有所体现。书法是造型艺术,是书写性的表达艺术,书法里的造型、用笔在历代的发展中都有自己鲜明的审美轨迹。专注于文创电商、文旅推广、文化传播三大核心业务。
如果将这些东西融进中国雕塑,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文化磁场。雕的过程是一个减的过程,是做减法,从外向里减,减去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塑的过程是加法,不断从里向外加,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提出“写意雕塑”,我们再也不用言必谈希腊罗马,言必谈现实主义。当然,不是说我们要故步自封,而是要把20世纪的先辈们学习西方的优秀写实传统,将古希腊罗马、埃及和印度甚至非洲雕刻传过来的传统加以学习,这就叫兼容并蓄、有容乃大。20多年来,我创作了500多件雕塑证实了写意雕塑的存在,写意雕塑的概念也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举行了一些研讨会。写意雕塑这四个字,已经有了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种翻译版本,不管人们对其理解的程度如何,不管人们真正意义上是怎样理解的,它已经存在,而且为人们所研究和讨论,这就是我们向世界提出的审美价值和创造的方式。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崇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今天,我们应该立足于雕塑的哲学精神,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上,让年青人在可视可触的雕塑里找到文化积淀的思考。我们需要让世界通过中国雕塑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人文,需要继续探索怎样通过雕塑本身的传承展示历代中国艺术的情与意。结合雕塑创作实践,雕塑家应该在当代艺术创作和雕塑创作中将中国的文化使命、文化精神和时代性融入并加以表现。有了“写意雕塑”的概念,我们就有了自己表现精神世界的方式和风格,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而且这种语言具有广泛的世界性。人们当时的文化传播基本属于口口相传。
从老子的道道皱纹和胡须中,我们可以想象中国历史的悠久;从孔子的微笑里,我们可以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中华民族的雕塑艺术植根于中国的土地,应怀着对民族最深沉的感情,用心用情去展示雕塑世界里的丰富与单纯。“为中华人物塑像”和“通过国际巡展将艺术及思想影响世界”是我这些年为传播中国文化所做的两件事。我们应积极整合艺术资源,推动当代中国艺术的世界传播,通过雕塑作品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并且文化传播和继承有了更多的流传方式。
因为优秀的中国文化不仅仅在中国有影响力,它也是世界人民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