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保安山楚河汉街文创区的梁园“七台八景”缩微景观让游客感受着西汉时期的风采。因为梁孝王在世时,芒砀山还不是梁国墓地,梁孝王是第一个葬于芒砀山的梁王。当时的芒砀山,建有高祖庙以奉祀汉高祖刘邦,因为这里是“汉兴之地”,为历代汉帝、诸侯王祭拜的圣地。梁孝王之后,芒砀山真是梁王墓葬区了,将陵区埋在园囿内也是西汉帝王常见的现象,如西汉11陵皆在上林苑内,梁园芒砀山有21座梁王陵也就不足为怪了。

秀美芒砀山连绵起伏,群山逶迤棋布,梁孝王利用其天然的自然景观置景点。’”芒砀山盛产文石,“有文石焉,质胜玉,可以为砚”,为梁孝王及其门客士人喜爱,兴致所至便到此泼墨作画、吟诗作赋:”而大篇幅将芒砀山载入史册的,则是太史公司马迁,因这里是乃“汉兴之地”他将此列入重点采访考察地。在梁孝王刘武去世的头一年,即汉景帝中元五年,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出生了,他就是司马迁。他6岁随父到长安,10岁时可诵读古文,后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习《春秋》《尚书》,到20岁时,就是一位饱学之士了。

为了开阔司马迁的心胸和眼界,“网罗天下放佚旧闻”,此时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于汉武帝元朔四年策划和安排他有目的地游历天下。司马迁是坐驿站的公车从长安出发的,适长沙、浮沅湘,到九嶷、九江,顺江到会稽,上姑苏,北涉淮阴,行淮、泗、济、漯,再北至汶、泗诸水,讲业齐鲁之都,乡射邹峰,到薛城、彭城时,因经费困难而滞留,之后又从彭城到沛、丰、砀、睢阳,过梁楚以归,西去大梁,回到长安,历时3年。如今,芒砀汉兴源中司马迁的塑像记录着他当时的风尘仆仆。

他沿着楚汉相争的战场,来到梁国的芒砀山,此时的梁王是梁孝王的孙子梁平王刘襄。他观看了刘邦斩蛇起义的芒砀荒泽,以及亭碑记铭,仿佛听到了蛇母的哭诉,“斩蛇起义”的历史典故载入史册。他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下“蛇遂分为两,径开”,由此诞生出了一个神话故事,即“高祖斩蛇,平帝还命”。始建于汉文帝、复制于明朝的汉高祖刘邦斩蛇碑,夜间光照石碑竟能显现刘邦高大威武的帝王幻影,堪称“天下第一奇观”。

这是汉惠帝下诏,文帝时兴建的高庙,里面画着高祖刘邦和张良、萧何等名臣的图像,庙食祠祀,奉之不辍,仍在祈福荫赐着当地的百姓。之后,司马迁还考察了梁孝王的享殿,这是坐落在保安山南麓的陵墓。因为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有功,所以香火不断,四时祭祀着。此时,距梁孝王刘武去世仅21年,当时刘武的王后李氏尚健在,也就这年此后不久她因和孙媳争夺刘武传下来的珍宝罍樽气愤生病而亡,亦归葬芒砀山。

“砀山有梁孝王墓,斩山作郭,穿石为藏,行一里,到藏中,有数尺水,水有大鲤鱼,黎民谓藏有神,不敢犯之。“梁孝王墓,在永城县北五十里砀山南岭上,高四丈,周一里。“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看到30户人家为其守墓,里面摆放着猪、羊、牛等三牲,“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陈胜是被封为楚隐王的人物,因为他的首义,才有刘邦的反秦和亡秦。”芒砀山被称为“汉兴之地”,不管是“斩蛇而起”“文景之治”还是“汉武盛世”,这一切都与陈胜起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司马迁登上了芒砀山峰顶,放眼山峦平野,只见霭霭祥云,弥散苍穹,日照群峰,辉光非常。他伫立在高祖藏身的山洞紫气岩前,只见紫气摩空,在山间缭绕,三色的瑞云随风飘移,五彩的烟霞远映深林,如华盖高隆,似潜龙展伸。司马迁在芒砀山流连忘返,盘桓了几日,才驱车北下,寻访芒砀周边地域内的名胜古迹、逸闻趣事。

他考察了狐父城布阵攻坚的战场,这里是樊哙首先登上城墙的。秦末,刘邦起兵初期,曾率领曹参、周勃、樊哙等攻占砀城后,紧接着攻破临近的狐父城。破于大梁,败于狐父,奔走而东,至于丹徒,越人擒之,身死绝祀,为天下笑。“昔周鲁宝雍狐之戟,屈卢之矛,狐父之戈,徐氏匕首,凡斯皆上世名器。在这里,司马迁走访老者,亲耳听到了彭城惨败的汉王在逃往下邑北的路上,曾不顾骨肉亲情,把自己的子女鲁元和鲁惠3次推下车的匪夷所思的故事;

他参观了张良制定“下邑画策”,献出劝说英布、联合彭越之良策的会场;司马迁在芒砀山、狐父城、下邑城曾拜访多名遗民野老,一些须发皆白的老者谈起高祖之往事绘声绘色,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县吏们向他讲述了汉高祖的神话传说和文臣武将们英勇善战的业绩。汉王就是在这里派谒者随何到九江王英布处的,他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英布背楚归汉。之后,他到了梁国的都城睢阳,参观了梁孝王豪华的宫殿馆室和园囿,说他处处和天子相比,未免僭越了,记在了《史记·梁孝王世家》里:

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司马迁如此记录,可谓是梁园的第一历史见证人及记录者,由此人们记住梁国有“方三百余里”的园囿,价值意义重大。司马迁回到长安后,把沿途记录的历史事件、人物遗文、民间俚语、地方歌谣、山川泽野、古今战场等,动手加以整理归纳,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增长了对天下大势的认识。

后来,他在撰写《史记》时取材大半用耳闻目睹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30多处写到梁国、砀郡、芒砀山和下邑,把梁国的申屠嘉、栾布、壶遂、高遂、鲁赐等十几人载入《史记》,让梁国、芒砀风闻天下,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