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缅怀前行」他,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却感动无数中国人


Date: 2022-08-31 16:38:47 | View: 63

「致敬缅怀前行」他,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却感动无数中国人

这段简短的文字,朴素而精炼,将烈士生命中最灿烂一刻定格,英雄形象跃然眼前。然而正因为它的简洁有力,使我们只记住了烈士羽化成蝶的璀璨,忽略了英雄成长路上的蹒跚:邱少云,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如何成长为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清明前夕,小编随重庆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代表一起走进位于烈士家乡的邱少云烈士纪念馆,追思英雄事迹、缅怀烈士荣光。在这里,从陈列的图片实物里,从讲解员的细细陈述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邱少云,1926年出生于四川省铜梁县关建乡一个贫苦贫农家庭。邱少云的大哥是地主家的放牛郎很少回家。

玻璃钢战斗英雄邱少云雕塑

他的童年生活非常悲惨,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时就开始雇工生活,跟兄弟靠帮地主推磨,甚至讨饭度日,受尽了欺凌和白眼。23岁那年,邱少云被川军抓壮丁,编入国民党第21军112师18团,先后干过马夫、伙夫。被抓的壮丁在旧中国军队中是一种什么待遇,下面这张历史图片可以说明一切。头戴锁链、骨瘦如柴,只有表示彻底驯服日子才会好一点。邱少云沉默寡言、性格执拗,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他在川军中被连长用皮鞭抽打过多次。编排邱少云话剧传承邱少云精神系列活动。

邱少云半身像铜雕

1949年12月7日,邱少云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二野战军第10军29师87团九连一排三班战士。在亲身感受了共产党一心为民和解放军官兵一致后,他对旧社会、旧军队有多少仇恨,拥护共产党、保卫新中国就有多坚决。1951年,邱少云所在的10军奉命改编,原番号撤销。1月下旬,部队到达河北内丘驻扎,进行入朝作战准备。邱少云学习文化很刻苦,仅仅一个多月就能自己写决心书。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

汉白玉邱少云石雕像

邱少云给弟弟邱少华写下了他的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家书。“我在朝鲜多打美国佬,你们在家里要把分的地种好,多打些公粮,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信里,能够看到邱少云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入朝后,邱少云被调入团集训队,错过了在即将开始的第五次战役里上阵杀敌,直到1952年10月11日,他才等来了在朝鲜战场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战,也是付出生命的最后一战。观看邱少云记录片该旅还陆续开办少云报、少云广播、少云电视台。

景区园林革命烈士邱少云人物景观塑像

邱少云烈士离开我们已经67年了,67年和平岁月让人忘记了战争的硝烟,也让有些人忘记了这和平的由来。在网络上、在舆论场,一股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的言论甚嚣尘上。他们或许有意或许无意,忽视了作为中国历史上军纪最严明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暨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战功的授予无比审慎和严格,这是一支军队战斗力之源。邱少云被授予特等功和“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不是哪个人或哪群人的异想天开,而是志愿军司令部面对全体从战场上生还的将士,经过严格审定后公开宣布的结果。邱少云所在部队不得不从黄昏开始渡江。

抗战英雄邱少云石雕半身像

他牺牲得壮烈,但是没有发射一枪一弹,没有消灭一个敌人,没有炸毁一座碉堡,有人认为授予三等功就可以。志愿军司令部最终授予邱少云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理由是“邱少云同志严守纪律,为了整体胜利而自我牺牲”。1953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新闻名篇《伟大的战士邱少云》,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纪律高于生命”的口号成为一个时代的强音。这篇文章的作者叫郑大藩,当时的15军《战场报》战地记者。而邱少云这批降兵也自愿加入人民解放军。

中国著名抗战英雄人物邱少云石雕塑像

今天这些人所质疑的,邱少云是着火前死亡还是一点点烧死的问题,当年的他也有同样的疑惑。邱少云的战友,那场战斗的生还者给了他肯定无比的答案:冒死找回邱少云遗体的梁嵩山说,邱少云全身唯一没被烧焦的就是插进泥土里的那双手;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在于他们做出了我等平凡之辈不敢想不能做的光辉业绩。与其说“违背生理学”,倒不如说是“战胜生理学”,邱少云就是这样一位用强大的意志力战胜了生物本能的伟大战士,一位真正的英雄。邱少云常常一声不吭地烧好了洗脚水。

仿铜邱少云半身像雕塑

邱少云牺牲后,他的遗体和战斗中牺牲的其他烈士一起,就地安葬于朝鲜。1953年2月,部队将邱少云的遗骨从平康运回祖国,安葬于沈阳市北郊“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962年10月,家乡人民在铜梁凤山之巅,建立起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缅怀这位铜梁人民的英雄儿子。邱少云烈士纪念碑位于展览厅正前方,碑高10米,碑身正面刻“邱少云烈士纪念碑”,背刻烈士传略,碑顶是5米高的烈士塑像,碑座正面有金星奖章、橄榄叶、冲锋枪组成的浮雕图案,后面为一级国旗勋章图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邱少云烈士石雕

站在纪念碑前,我和所有的战友一起展开党旗,安静矗立。67年前,邱少云烈士就是在这面红旗下奔赴异国他乡,用生命为我们开创出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也将在这面红旗下,用生命去守护群众的平安、祖国的安宁。站在纪念碑前,顺着烈士塑像的目光向外望去,越过涂绘着血与火的纪念馆围栏,外面的世界是一派安宁和祥和。在温暖的阳光下,金黄的油菜花正在盛放,翠绿的香樟正在萌发新叶,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在更远的地方,你能看见汽车在高速路上奔驰,机器在工厂里轰鸣,家乡正日新月异;邱少云和战友们学习、发扬子弟兵热爱群众的光荣传统。

汉白玉邱少云石雕像

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得更远,你能看到一栋栋高楼正拔地而起,一座座桥梁正跨越天际,祖国已翻天覆地、国富民强!习近平如何引领全党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赵克志: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