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骄阳下,脚下仿佛生着火炉,催着人赶紧走到阴凉下,但在长春朝阳区有一条仅363米的街道,却总能让人驻足。不仅因为这条街绿树成荫,更是因为墙上那一块块棕褐色浮雕,雕塑的内容让人不由得对这条街产生敬意,也让人久久不愿离去。如果不是永昌街道在2019年制作了17块名人浮雕,挂于街上,居住在东中华路的市民也不会意识到,穿越数十载的时光,他们曾经与那么多大师为邻。

“永昌街道名人街区”,起点在东中华路的立信街至长庆街一段路的北侧,总长363米。灰白的墙面,黑色的墙头,配上统一棕褐色标准尺寸的浮雕,上有名人头像与简介,整体造型十分质朴,细看之下却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名人街区”的17位大师,自东起依次为蔡镏生,朱光亚,唐敖庆,匡亚明,成仿吾,废名,公木(1910~1998),吴式枢,高鼎三,余瑞璜,关梦觉,王惠岩,金景芳,王湘浩,高清海,吕振羽,于省吾。17位大师,多数曾在吉林大学任教、任职,或在吉林省任职,既是名人也是名家。他们是新中国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古文字大家、词作家…

他们或短居,或长住,在这里度过一段如歌的岁月,在东北播撒下科学和人文的种子,也为这里留下无尽的财富。小小的一块雕塑,道不尽他们的贡献,也无法将其一生的事迹全部概括,但透过短短几百字的简介,也足以让后辈们感受到他们对这片土地的付出,足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长春人,团结奋进,砥砺前行。但他不知道科学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只是人云亦云罢了。”秦先生是一名教师,大儿子今年上初中,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因为性格内向,不大愿意与父母交流。

秦先生坦言,他一直很想帮助儿子找到真正的人生方向,于是经常带他来这条街。“每次也不多看,一次就针对一位名人大家细细研究,回去后给他找相关的资料,给他讲大师的一生,他们的学识贡献体现在哪方面。”秦先生认为,这个街区离自己家不远,来这里能让儿子感受到亲切,觉得名人大家离自己并不遥远。“我们来了很多次了,我最高兴的就是,我儿子不再说他想当科学家了,而是跟我说还要再想想。

”相对于干脆的回答,秦先生更喜欢儿子现在的“犹豫”。他认为这条街让他懂得思考,开始明白科学家意味着什么。“家门口的名人故居,要比出去旅游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更深。而且我只要一有空,隔几个星期就带儿子来一次,加深他的情感。”秦先生说,因为自己能明显感觉到这条街对儿子的影响,所以他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也跟自己的学生家长推荐了这条街区,希望这条街能够影响越来越多的少年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