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一种审慎和谦逊之美,亦是一种不依循常规的随性之美。“自然、沉静、古朴,设计师创造了一个充满禅意与哲思的空间。作为一位90后设计师,他说这是一次超越,以前的自己总想做加法,而现在更多的则是在做减法—表达不在于越多越好,而在于点到为止。”每个看到这个侘寂空间的人都以为它的设计师应该是一个沉静朴素内敛的人。但其实正好相反,设计师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对一切新鲜而具有美学的事物充满热情。用了1个月的时间,确定最终设计方案,一个平淡古朴极简的空间表达跃然纸上。

在设计师看来,“寂是有灵魂的,灵魂存在于空间与物的自然生命与情感,存在于居住者的自我意识,它并非简单的外在形式,而更偏向于一个灵魂辩证的表达。”家对于本案居住者来说,并非只是简单的居所而已,它是有灵魂的,不是片面为舒适、为美学,更偏向于一个灵魂辩证的表达,不受限,是包容的、开放的,又是极其自我的,带有极强的居住者属性。整体空间随着大地色阶缓缓递进,借由视觉引导出主次顺序,空间的层次与区域划分掌握得恰到好处,自然材料的大量使用让这个空间看起来自然素雅,没有过分的华丽语言,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内敛气息,适度地留白、线条利落干净而又简单,让空间流露出最本真、最天然的原生本质,充满了让人沉静的东方禅意。

满是时光凝固的氛围,拥有令人内心平静的力量,便是这个家给人最温暖的初印象了。房顶做梁,楼梯做柱,利用建筑艺术穿插结构的形式,将老木头放置其中,这不仅满足了屋主希望家居空间里要有老木头运用的要求,还让整个房子的基底更具岁月沉淀的感觉。客厅主打暖色调,底色选用了偏黄色艺术漆营造老房子土墙的效果,沙发也同样选择了与之相融合的大地色系,没有冗赘的装饰,归还纯粹的居住空间。
对于侘寂风格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空间的自然质朴会衬托出物的价值,两者互相关联与映衬,除了美学的逻辑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心逻辑,设计师创造了一个空间,再为其放置一键契合的雕塑作品点缀其中,颇有琴瑟和鸣的古风意味。屋主希望公共空间在格局上尽量开阔,多一些空间之间的联动性,所以在一楼的客餐厅并未明确的区域划分,而是以体块的形式在各个区域呈现相对独立的中心,厨房自然也选用了开放式的形态。
阁楼被设计为卧室,低矮的休憩区设计减少了坡屋顶的狭窄感。原来的屋顶承重结构创造出更加立体、更富有变化的空间感,身处其中的时候也丝毫不会感到局促与压迫。充满岁月感的斑驳墙面、保留着实木原始纹理的工作台、走遍杭州各个工厂才定制出的藤制柜门、有着北欧极简风的玻璃楼梯…“随性之美”在整个4层楼的空间到处可见,且每一处也都体现了设计师与屋主想要呈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