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是以自然界开采的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砂石、汉白玉等石材为原料,用工具雕刻成物象的一种工艺。《诗经》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写,就是在反映当时的雕刻加工的制作过程,东汉后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石雕艺术在宗教石雕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寺庙的修造,大殿和连廊的结构都是木构架,它们的柱、梁、枋等全是木材,这样石材的柱顶石和柱础石就开始大量使用。
石材柱顶石当时是为了防止木材受潮而腐烂,这样下面加上高出地面的石块,使的木材与地面不接确,这样潮气就上不来了,同时石材的尺寸比木柱子的尺寸大,这样也起到了稳固柱子的作用,形制上来说有圆形和方形的,这是最早的柱础石。佛教雕刻艺术的发展,雕刻技能的提高,佛教题材在柱础石上雕刻成莲瓣、如意云纹、宝相花、云龙纹等,雕刻上也有深浅浮雕,柱顶的形状也多样化,方形、圆形、多边形等。
到了现代雕刻工艺的发展,柱顶石的雕刻更是多样化,圆雕车床和仿型机的应用,柱础的作用不单纯的防潮和稳固,装饰性艺术性也更加明显了,柱础石是我国传统结构构件艺术化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