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陵墓随葬品雕塑的重要代表,开创了我国雕塑史上大型群雕的先河。从陶俑的造型来看,不但再现了各个兵种的实际阵容,而且成功地塑造了秦军将卒不同年龄和性格的人物形象。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秦代军人的真实再现。

在开拓疆土和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提倡“勇于公战”有军功者光荣,并且以军功大小授爵,按爵级高低享受相应待遇。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孔武多力,英勇善战”是秦人追求的品德美和体魄美的理想形象。俑坑中除跪射俑和立射俑外,单从体型来看,全都是昂首挺胸,体魄强健,刚毅勇猛。

它们在形象大同之中相貌各有变化,显现了各自的特殊性与唯一性。高级军吏俑一般身材魁梧、膀阔腰圆、昂首挺胸,有种非凡的英雄气概;中级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高级军吏俑丰满粗壮,但身材都比较高,宽阔的肩膀挺胸伫立,神态肃穆,身上穿着与其身份相称的前胸甲;

一般武士的体型则多种多样,有的身体特别粗壮,虎背熊腰,五官粗旷;不论什么样的体型都能完美地表现出人物形象,给人以真实感。除了体型的差异,秦俑的神情更是丰富多彩,个性鲜明,把僵直冰冷的陶塑通过面部表情的刻画,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表现出了心灵状态以及内心世界,使它们更像是活生生的战士。

这些披甲按剑,头戴鹖冠的高级军吏俑,表情冷峻、沉稳,准确地反映了作为秦军指挥者的身份。普通武士俑大部分都是表情严肃,坚定地表现出一心一意为国家效力的决心。也有一小部分武士与众不同,有的面带微笑,心满意足;

总之,秦俑坑中数千件陶俑,通过秦代工匠精湛的雕塑技法,以写实特征、高大体魄、雄浑气势以及简洁凝练的艺术风格,征服了世人,成为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这些形神兼备的武士,在形态、神态的刻画方面,显得自然、亲切,贴近生活而富有生机,彰显了神藏于形,“形具而神生”的艺术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