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国际著名雕塑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7届校友吴为山教授回到母校,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新北区礼堂为师生作了题为“为时代造像”的专题报告会,向在场师生讲述他对于雕塑艺术的探索历程以及为时代造像的初心思想,分享雕塑作品背后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文化。报告会前,陈国祥校长一行陪同吴为山教授查阅了他当年在学校的档案资料原件,向吴为山教授赠送了他当年入职南师大的报到证影印版留存纪念。”吴为山跟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1983年,他同时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装饰雕塑专业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录取。
因受父亲影响,胸怀“师范”理想的他选择了就读南京师范大学,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吴为山有感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不少年轻人对那些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有所忽略。因此,他试图创作中国历史杰出人物系列雕塑,以建立时代精神丰碑,影响未来。著名教授季羡林曾这样评价,“为时代塑像,为文化塑像,为文化人塑像,将文化精神深入历史生生不息之长河中”1995年,吴为山还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讲师,想为费孝通塑像。
“现在很多杂志封面都是美女,给我塑像,我这个老人美在哪里?”费孝通曾对吴为山说,一个人一生当中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不简单了,“你要塑造好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在为师生播放的工作照中,有一张吴为山正在雕刻,汗水浸湿了衣服,有人问为啥不装个空调?恒温容易让人“死于安乐”,“不装空调,冷的时候我必须要干活,否则越来越冷,热的时候我要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这些年,吴为山创作近600件作品,陈列于世界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和公共场所。他说,要用可视的形象,把那些不可视的民族历史展现出来,让每一个雕塑成为一个时代的坐标。在报告会上,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国祥介绍,吴为山是南师大美术学院87届校友,曾留校任教并担任南京师范大学雕塑教研室主任。
在南师大艺术教育发展史上,从1906年李瑞清在两江师范学堂创立我国最早的艺术系科,到徐悲鸿、潘玉良倾力发展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再到陈之佛、傅抱石、尉天池、徐明华等几代大师接续耕耘,南师大形成了深厚绵延的艺术积淀。“在当代,吴为山校友进一步将中国艺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在雕塑艺术发展和成果创造之中,首创‘写意雕塑’理论和实践,在艺术史上铭刻下独特的印记,是南师大人的骄傲。”陈国祥透露,在南师校园中总计有16座雕塑都是出自吴为山馆长的手笔,来自他的捐赠。
包括南师大仙林校区图书馆广场吴贻芳、江谦、李瑞清、陶行知这四位创业先贤的群像,还有唐圭璋、李旭旦、高觉敷等名师大家的塑像,以及随园校区反映历史、体现南师厚生精神的母与子雕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