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英博物馆的楼梯间,矗立着一尊高达六米的汉白玉阿弥陀佛立像。中国古代白石造像以河北曲阳最为著名,这尊隋代开皇五年的佛造像巨作也不例外,它来自曲阳县韩崔村崇光寺。傅振伦明确说明,此尊佛像是在民国4年被卢芹斋盗卖到海外的,展览时为卢芹斋私人所有,这怎么可能是中国政府展览后赠送的呢?原来,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赠送巨佛一事,实为卢芹斋极力促成,巨佛原属卢氏所有。伦敦艺展期间,卢氏将5米高的阿弥陀佛隋代石像送展。

展览结束后,卢氏决定“本着慈善的精神”,将此像赠与大英博物馆。事实上,卢氏献佛之举,实为免去运输的麻烦,因为将这重达20吨的石佛运回法国十分困难,且运费高昂。况且法国人对大型雕像不感兴趣,此前在美国多方寻找买家亦未果,卢氏遂决定“借佛献佛”,先将佛像赠与中国政府,再由中国政府赠送给英国博物馆——借助这样的“国际文化交流”由头,不但可博得两国政府的欢心,更可借机宣传自己的古董生意与品牌,可谓名利双收。

为此,卢芹斋通过当时的中国驻伦敦公使郭泰祺表达了自己的“献佛”意愿,并且提议了捐献此像之后应予必要的介绍辞,要求明确介绍“提供者:一开始,英方不同意这样的介绍辞,认为以古董商公司名称列入,有失体统。几经周折之后,终于确定介绍辞为“卢芹斋先生赠送给中国政府,后由中国政府于1938年转赠大英博物馆,以纪念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世界博览会”。此尊佛像为大理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实际上是用曲阳黄山石料雕刻而成,高5.8米,重约2吨。

佛像面容俊秀,双目微启,平视,双唇紧闭,微露一丝浅笑,眉间有白毫相光,披通肩式袈裟,内着僧祇支,长裙束腰与胸前系结,由于采用浅浮雕手法,通身袈裟折纹更显简练,恰到好处,似纱质效果。佛像的双手虽已丢失,但其右手臂上抬,左臂平出略向下,仍可判断出佛手姿势应为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据立佛覆莲基座上铭文可知,这尊大佛年代为隋开皇5年即公元585年雕立。由于太过高大,当年被切割成3段盗走并运往海外,现在只能陈列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馆楼梯空隙之处。

如今,每一位进入大英博物馆的参观者,都能看到这尊馆内最大体量的展品。此像被置于楼梯转角,跨越两层楼,无论是首先进入底楼的参观者,还是沿楼梯拾级而上的参观者,视线都会自然而然地触及这尊巨像。巨像下方的介绍文字中,卢芹斋的名号赫然在目,而80年前的那一桩“卢芹斋献佛记”,又有多少人会知晓、会在意呢?